洋县皮影戏(二)

家乡区县: 陕西省洋县

皮影戏的主要价值:洋县民间皮影艺术,在整个陕西民间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汉中乃至陕西民间优秀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它有着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①历史价值:洋县皮影从清乾隆年间承传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它为研究汉水上游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并为研究这一地域地方戏曲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研究的途径。

②文化价值:洋县皮影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尤其该剧种的音调、板式结构,不雷同任何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形式,艺术感染力强烈,音调扣人心弦,酣畅淋漓,使人赏心悦目。其道白吐字清楚,字字入耳,声情并生,行腔圆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能够满足不同层面观众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得到艺术审美享受。

③科学价值:洋县皮影乐器的不同的定弦方法使洋县碗碗腔音乐和谐悦耳;洋县皮影底子(影戏人物)和道具做工精细,便于操作,充满了科技元素。所有这些都为其它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皮影戏的制作器具:影人(即剧中角色)系牛皮或驴皮炮制雕刻而成,通高33厘米。

制作工序:

(1)把选择好的牛皮用水浸泡后,将皮内油腻刮净。

(2)按其雕刻内容裁好牛皮,将裁好的牛皮摊在图谱上用铅笔描画。然后用热毛巾裹住敷软,即用刀具精雕细刻。

(3)刻完放在竹笆上蒸15分钟后,再将牛皮用木板压平整,用砂纸擦光,涂色。

(4)涂色后用鸡蛋清罩面,再将零部件组装成形,用牛皮线串连,晾干即可。布景道具制作亦同。

制作工具:1.园、方、半月、斜刀、平口刻刀、锉、凿等80余件。2.签子:长20厘米,细竹子制成。3.亮子:高80厘米,宽200厘米,质地为生丝。4.管弦乐器:笛子、唢呐、海笛、板胡、二胡、三弦。5.敲击乐器:暴鼓、战鼓、小锣、勾锣、马锣、板、钹、灯碗、梆子。

演出剧目:

《花柳林》《九连珠》《聚魂瓶》《蛇蝎洞》《洞庭湖》《双凤钗》《红莲灯》《审明阁》《诛妖剑》《竹林会》《二度梅》《清江渡》《鸾凤桥》《忠烈会》《万福连》削嗣荒洲》《西游记》《月霄剑》《葵花镜》《九松亭》《福寿图》《九莲灯》《飞龙策》《百官图》《玉坠梅》《花田错》《秋风扇》《会风扇》(下本)《苦节图》(上下

本)《双龙扇》(上下本)《大鹏山》(上下本)《蛟龙驹》(上下本)《乌云咋》(上下本)《孟丽君》(上中下本)《刘金进瓜》 《秦段争亲》《安安送米》《四花玩灯》《鹦鹉搬兵》嵌香山还愿》《唐王游月宫》《陈香劈华山》《康熙征北塔》《王昭君和番》《吕成龙访方山》《花蛇闹长安》等。

 

 

周倩(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