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中学

家乡区县: 贵州省绥阳县

   绥阳中学创建于1929年4月5日,迄今为止已有80多年悠久而辉煌岁月。
1929年,经绥阳县有志之士提议并积极筹建了绥阳县初级中学。4月5日开班,招收学生50人,教师5人。
     到1938—1942年,学校教学质量不断上升,遵义、桐梓、正安、四川綦江等县的学生都纷纷到绥阳中学就读。学校发展到8个班,400多名学生。学校享有很高声誉,被人们赞誉为“绥阳学府”。
1951年,学校由省教厅拨款开支,并由省教厅更名为“贵州省绥阳初级中学”。
1957年,经省教厅批准,绥阳中学设高中,并面向绥阳、正安、道真三县招生,成为三县唯一有高中班的学校。同时,除绥、正、道三县外,遵义、湄潭两县邻近我县的地区、乡也有学生到绥阳中学就读。是年,贵州省教育厅正式命名学校为“贵州省绥阳中学”。
     近十余年来,学校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学设施日瑧完善。学校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31924平方米。有教室56间,新建有图书楼(藏书6万余册),阅览室、语音室、音乐室(配有钢琴)、美术教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学用微机150台),理化生实验室8间,实验设备齐全。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较全。有男、女宿舍楼各一栋,可住学生600余人。2006年新建了学生食堂。2008年建了校园网。各处、组、室均配备了计算机。


      学校现有教职工201人。在171名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42人,一级教师72人。本科学历130人。有11名教师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获得了结业证书。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6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
    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近3200人。
    自1989年以来,有4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先进。教师论文获国家级奖79篇,省级奖138篇,市级奖78篇。全校教师人人参加了第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并获得合格证。每年都要派部份教师到西南师大、贵州师大等地培训,并经常与本市的各县一中开展校际交流,全体教师不断提升了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建立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近十年,是学校发展的最佳时期,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由制度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依托厚重的诗乡文化积淀,秉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训,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立足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育人目标。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成绩。高考及格率、平均分、录取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为诗乡绥阳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上千名合格新生,其中有的考入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名校。有的出国深造,不少学生获硕士、博士学位。学校还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分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不少人在省、市、县、乡(镇)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成为有名的作家、诗人、作曲家。
绥中始终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


    1985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 锦涛同志曾到绥中视察。
    1997年10月,著名诗人贺敬之、李瑛光临绥阳中学,为师生作“立志成才”报告并为学校题词。
    1998年9月,国家举重队光临绥阳中学,世界冠军占旭刚、崔文华分别为师生作报告。
    2003年,省长石秀诗、副省长刘鸿庥、市委书记傅传耀等领导先后到绥阳中学视察。
    学校于2001年、2003两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4年被评为全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2005年、2007年获市教育教学质量奖,2006年被评为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团委2004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学校工会分别获省、市先进工会称号。2003年,经省教育厅验收,学校被确定为全省普及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2009年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将对绥中进行改扩建发展。现选址为绥阳县洋川镇天台村。总占地面积239760平方米(约360亩),总投资约1.88亿元。从2010年底动工,两年建成。学生招收人数总计达6000人的全封闭的省级示范高中。现已纳入市政府督办工程项目。

@艳(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