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花会

家乡区县: 保定市唐县

花会源于古代民间祀神的简单歌舞,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成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花会。保定的花会种类繁多,各县均有10余种至数十种不等,仅易县就有40余种。全市6344个行政村,几乎村村有会,有的一村数会,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了性情,还传播了历史知识和艺术技能。

保定的花会以高跷、狮舞、龙灯、武术、寸跷、旱船、太平车、跑驴及音乐会等最为普遍。由于保定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同一种花会亦因地而异。如平原或山区、丘陵地区的跑旱船,白洋淀则为采莲船。太平车有的是老汉接闺女,涞水则为柴王推着四重山轧赵州桥,顺平为刘秀被追赶时男扮女装,由老汉推车扮成送闺女的形式使刘秀而免于难。高跷有反映《白蛇传》或《水浒传》等不同的内容。

众多的花会,大致可分为歌舞、音乐、花灯三大类。歌舞类在国内外或省内外有影响的花会如狮子舞、高跷、地平跷、跑竹马等。音乐类有易县的十幡会、定州吹歌和徐水吹歌、安国架鼓等。花灯有涿州的通市灯会和定州的鳌山灯等。

花会集中在农闲的春节及各种庙会期间,音乐会还为丧葬、嫁娶和祈雨等活动吹秦。春节期间从初五开始,花会串村交流表演,十四至十六日达到高潮。到府、州、县城举行赛会,尤其是正月十五日,花会进城到寺观进香,届时各路花会鱼贯人城,各寺观全部开放,迎接花会和香客,保定及多数县的花会先到城隍庙,次及衙署前表演,然后分散到主要街道演出。有的县则先至关帝庙(易县)或火神庙(安新)进香。进香顺序一般以先到者领头,故各会争先恐后争烧头柱香和领头的位置。

在表演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尤其是音乐会竞争最为激烈,以曲牌多、花样多,大显身手。庙会期间,以易县洪崖山后土庙会、唐县青虚山庙会、保定刘守庙会和安国药王庙会时间长,赴会者有多县花会参加,不仅丰富了庙会的文化生活,也为参加物资交流的商客带来了丰盛可观的收益,民众也买得到日常难以买到的货物。如今,花会仍起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

斯科拉菲(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