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柳林转型跨越

家乡区县: 山西省柳林县

3月19日,市委杜善学书记在柳林县调研时,要求柳林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打造“具有吕梁特色的发展模式骨干县、发展速度先进县、发展形象代表县”。市委主要领导对柳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一要求,引起了柳林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大家深深感到“三县”创建要求为柳林“十二五”发展指方向、定基调,从根本上解决了柳林“发展什么、创建什么”的问题。 作为一县主官,一个多月来,我无时不在思考着这一命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柳林县委、县政府迫切需要团结带领三十三万柳林人民认真解决好“如何发展、怎样创建”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 一、“三县”创建要求的理论和现实思考 市委要求柳林创建成为具有吕梁特色的发展模式骨干县、发展速度先进县、发展形象代表县,是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从推动全市工作和指导柳林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提出的具有深刻理论基础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科学意见。“三县”创建要求既立足柳林实际,符合柳林现实,又指导影响全市;既是对柳林未来发展的中长期定位,又是对柳林今后工作的具体要求。从理论上讲,“三县”创建要求闪现出辩证理性的思想光芒,“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和“发展形象”三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整体。有了“好”的发展模式,就能保证“快”的发展速度;有了“快”的发展速度,又能促进“好”的发展模式和“美”的发展形象的深化;“美”的发展形象就是好模式和快速度所要求和体现的态势、状况、风格与面貌。只有“好的模式”、“快的速度”与“美的形象”的叠加,才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亦即“科学发展”!创建“好”模式、“快”速度、“美”形象的过程,就是实现打造“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奋斗目标的过程。从现实上看,“三县”创建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柳林距离“三县”创建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建县四十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柳林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柳林发展模式基本是以煤为主的挖资源、卖资源模式,主导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煤挖完了怎么办?如果现在不想办法,不改变发展模式,柳林必将陷入“兴于煤又败于煤”的悲剧命运;柳林发展速度唯一值得骄傲的是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突出表现在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掩盖了农民收入的低增长,城市的快速发展掩盖了农村的贫困落后,少数人的富裕掩盖了面上的整体贫困;落后的发展模式和片面的发展速度使柳林的整体发展形象大打折扣,特别是城乡生态环境和卫生环境较差,山上无树,城中无绿,城乡脏乱差,社会文明程度低,严重影响柳林发展形象。 总之,“三县”创建要求抓住了柳林转型跨越发展的要害,把中央和省、市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切实增强了柳林干部群众转型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柳林打造“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指明了科学可行的实现路径,对于柳林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三县”创建要求的内涵与路径思考 落实好“三县”创建要求,首先要解决创建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和发展形象这个问题,也就是要准确把握“三县”创建要求的深刻内涵。结合柳林实际,我们对“三县”创建具体定位如下: 一是创建发展模式骨干县,就是要在落实市委“五个转型、三大跨越”发展战略上成为全市骨干,在推动“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产业转型发展上成为全市骨干,形成“一体两翼”:以煤为主体,现代煤化工和建材新材料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一补两带”:以工补农,大项目、大园区带动和大龙头、大基地带动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以1000万吨焦炭为基础配套55万吨焦炉气合成汽油、60万吨焦油加工和120万吨煤气合成油项目的主焦煤循环开发试验区,建设以400万吨煤矸石提取100万吨氧化铝、50万吨原铝液、28万吨碳素阳极、200万吨硅酸盐水泥、20亿度电、50万吨铝镁合金及年产150万吨白炭黑、10—20万吨特种精铁矿为基础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建设以福龙水泥项目为依托的建材产业园区,力争“十二五”末全县化产产量达到306万吨,汽油100万吨,冶金产品170万吨,氧化钙产能350万吨,建成全省一流的煤系循环产业基地和建材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重点建设30—40万亩核桃林和以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三交红枣工贸园区为龙头的精深加工,建设全省一流的特色干果林产业基地。最终我们要真正形成“依托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的发展格局。 二是创建发展速度先进县,就是要在经济增长速度上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成为全市先进;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速度上保持与经济增速同步,成为全市先进。到“十二五”末,形成财政收入翻一番,经济总量翻两番,固定投资超千亿,社会事业争先进的“柳林速度”。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580亿元,年均增长26%;财政总收入达140亿元,年均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年均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同时形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文化体育、休闲健身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大进步、大跨越。 三是创建发展形象代表县,就是要在城市城镇形象建设上成为全市代表,在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成为全市代表,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成为全市代表,大力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和大生态、大环境战略,塑造文明、宜居、靓丽的柳林发展新形象。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经营城市”的城市发展路子,到“十二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50%,达到13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建成吕梁市重点中心集镇,建成人口规模2000人左右的45个中心村;通过开展“大柳林”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战的精神,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绿化柳林、气化柳林、净化柳林、健康柳林建设,特别是要持久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洁工程,逐年加大投入,建成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和谐县城和省级生态县。

会飞的蜗牛(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