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是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和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建设的水平、速度以及品位对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
"十一五"期间,柳林县委、县政府立足柳林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科学地论证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围绕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这一主线,以提升城区空气质量、创建省级和谐文明城市、城乡清洁工程为载体,不断提高建设部门工作的"执行力"和"推动力",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柳林县常务副县长李双会告诉记者:"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柳林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无论建设投资规模、还是城市扩张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柳林转型跨越发展带来无限商机,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城市建设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完善的县域城镇体系推进了城乡统筹建设
城镇化的脚步,在快节奏地改变和装扮着我们的栖息地--城市,它带给我们文明,带给我们现代,带给我们物质的丰厚和满足,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绚烂。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柳林县城总体规划、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建设进行了指导实施。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后,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规划对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土地供应及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道路、工程管线、公共配套设施及空间环境等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批,严格按《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进行规划的调整和变更。对规划区内未编制控规的地块按程序报批和制定规划条件进行审批。
目前,柳林县城市规划区为100平方公里,建成区为9.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1.5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4.51%增长到2010年的33.74%,年均增长1.85%,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加大了对县城和四个中心城镇的建设力度,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中心的新城镇空间布局正在形成,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初见成效。大力开展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城镇民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358套廉租房、532套经济适用房,改造县城区40户危旧公房,第一批农村150户住房解困工程全部竣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3.6㎡。全面完成了青龙大街延伸拓宽工程、桥东区旧城改造项目,供水、供气、供热、电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到位,集中供热率达23%,供水普及率达85%。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县城新建南山公园,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万㎡,人均绿地面积达5.5㎡。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10个试点村和88个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和"七个一"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全县累计建设新农村98个。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化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真正享受城市文明。因此,最大化地提升居民的生存质量应是城市建设的根本。而这一根本,就是城镇基础设施,它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核心。
因而,柳林县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入,也取得了实效。桥西区建设已实施完成;旧街区已申报为历史文化街区;庙湾城中村改造工程已经完工;联盛小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桥东区、宝宁小区、五槐小区、龙城小区、体育场、文化大楼、柳林二中的改造逐步完成;汇丰小区、上青龙小区、青龙城中村改造也将全面铺开;太中银铁路柳林段已通车;东山新区的新高中、新职中校园区已主体完工,准备明年招生投入运行;特别是2010年全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大力实施县城建设的7大工程,使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硬化工程:去年投资1235万元,对石家沟南路、建设南路、贺家沟南路、石家沟北路、人民市场巷、滨河南路等7条主要街巷的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投资140万元,用彩砖铺筑人行道6000㎡,县城街道硬化率达到了96%。绿化工程:先后投资16944万元,对县城建成区贺昌大街、青龙大街等绿化带进行整修维护,在清河西路、307国道锄沟大桥段设置了花坛和大型景观树百余处,绿化、美化了街道,铺开了清河蓄水东延工程和薛家湾沟岔段拆迁绿化工程和高速东口拓宽绿化工程,建成后将达到生态和观赏相配合,营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一步一景、景色各异的绿色园林景观。净化工程:一是投资315万元购置封闭式垃圾箱以及垃圾清运车、清扫车等,基本上解决了垃圾密闭管理和果皮乱扔的问题。二是投资250万元在城区建成水冲式公厕16座,满足了广大市民生活方便的需要。同时投资180万元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和定时定点收集管理,完善了各类卫生设施,提高了县城的净化水平。美化工程:先后投资130余万元,实施贺家沟南路两侧台阶和门店周边改造,刷新沿街城区护坡、围墙,完成县城主街道及乡镇中心区40余家商户门头牌匾的统一更新,并在香严寺景区和南山生态公园建成3处文化墙,既美化了县城,又提升了县城品位。亮化工程:投资600余万元在县城主街道、清河西路、307国道城区段、以及清河公园、生态公园安装了路灯、霓虹灯、景观灯,既方便了市民夜间出行,又亮化了县城。安居工程:通过旧城改造,实施完成了龙泉小区、庙湾小区、联盛小区、宝宁小区、园丁小区、五槐小区等10余处住宅工程,建成住宅面积达80余万㎡,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便利工程:出租公司更新购置了一批高档次的公交出租车辆,极大地改善了县城交通环境,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
这一切满足了每个城市人享受城市文明的渴望,也给了每个城市人享受城市美丽的理由。
"十二五"科学规划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观念,是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
根据产业布局、城镇功能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县委、县政府按照点-轴-带空间布局模式,提出了打造"一核二区四中心"的城镇体系框架。2015年形成以柳林大县城为核心,以李家湾和金家庄为两大新区,以孟门镇、成家庄镇、三交镇和留誉镇为四个片区中心,以一般集镇为依托的县域城镇体系。城镇布局沿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沿黄旅游公路以及离临柳石公路构成的"干"字型轴带展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大带小、中小结合、规模适度、分工合理的特色城镇体系。2015年,县城人口规模达15万人,全县城镇人口达17.8万人,城镇化率达50%。
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柳林县城乡建设局局长王锁元充满信心?他说:"展望"十二五",发展前景催人奋进,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柳林县城建局全体干部职工将紧紧围绕柳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任务,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树立知难而进的决心,再夺取城建事业的新胜利,为加快实力柳林、活力柳林、魅力柳林、合力柳林建设进程,圆满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