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盛农业生态文化园区

家乡区县: 山西省柳林县

今年年初,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的农业生态文化园区开工。这不是一般意义的“以煤补农”,也不是单纯的扶贫济困,而是一个民营“煤老板”在从非煤产业中寻找利润点、在转型发展中寻找新突破的亮丽“转身”。 其实,早在2009年春,柳林县留誉镇三个行政村的全体村民自愿跨区域联合,选举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邢利斌为联合村委主任。随后登记注册了柳林县槐树沟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将自己承包地和村集体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经营,全体村民共同享受合作社收益。邢利斌的联盛集团和柳林槐树沟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投资,兴建留誉镇槐树沟联盛农业生态文化园区。 “工业反哺农业,不是简单的扶贫,修几条路、建几栋房、一年发几袋面,这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走出贫困。更重要的是,以工业带动农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形成产业化、现代化开发,我们要比农民们看得高,想得远。建农业生态园,既绿化了村庄,又带来了收益,我们要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吕梁整体发展起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园区的土地上进行万吨酒工业园区、万头肉牛、八万亩核桃林、2千套新型社区别墅、十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水利水保、小流域综治工程等十大项目建设。总投资83亿,联盛集团出资50亿,村民土地评估33亿资本金,吸收周边18个村庄的近5万人变成“产业化工人”。 到2015年,十大项目全部建设完成,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15万。而在目前没有实际收入之前,由联盛公司注资,每年给合作社村民每人2000元现金、2袋白面作为土地经营收益。 此前,尽管联盛在一般的公益性事业上,如修路兴学打井绿化等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事,但这一次,联盛瞄准了留誉镇的全部土地。邢利斌的想法非常宏大:用5年时间,将留誉镇所属的其他9个行政村土地都流转进入槐树沟农民合作社,最终使文化园区发展为18个行政村,合作社社员总人数达到2万人,总面积达154平方公里的园区。 目前,这一宏大设计已初见成效:当地6个行政村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农业文化园区的土地面积达71平方公里,合作社社员7752人。邢利斌自信满满:到2015年,山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一。

会飞的蜗牛(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