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新家园

家乡区县: 山西省柳林县

近年来,柳林县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积极探索打造绿色生态新柳林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思路,创新机制,在大搞造林绿化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一矿一企开发治理一山一沟”的有效模式,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县造林绿化保存面积新增23万亩,总面积达到71.5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37%,森林覆盖率由9.8%提高到了14.8%。 该县造林绿化之所以能够取得实效,原因在于,一是转变观念,确立“以煤换绿”的绿化大思路。柳林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资源型县份,生态欠帐较多,煤长水短、山多树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县委、县政府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一矿一企开发治理一山一沟、建设双百里绿色长廊的实施意见》,要求凡在本县境内从事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均要承担以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的造林绿化任务,以“黑”养“绿”,以工补林,涌现出了一批支持生态建设的先进企业。2003年以来,69家煤炭企业投资1.45亿元,完成造林绿化7.32万亩,占到全县造林总面积的31.8%。二是创新模式,动员万户百企大绿化。该县在“一矿一企开发治理一山一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行企业自主方式绿化“一山一沟”、村企互动方式绿化“一山一沟”、委托招标方式绿化“一山一沟”、企业承包方式治理“一山一沟”等办法,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实施造林绿化。同时,紧紧抓住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体制改革的良好政策机遇,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以个户投资、联户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集中农户分散土地,允许治理成果继承和有偿转让,出现了许多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模式。联盛集团公司在留誉镇建设生态农业文化园区,计划建成8万亩优质核桃林基地,目前已完成生态林0.7万亩,核桃林整地0.3万亩。三是严明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大落实。首先是严格落实县四套班子成员“双包”制度,县级领导不仅对所包乡镇的造林绿化工作全面负责,而且对所联系企业的绿化任务负责。实行乡镇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包重点工程、包造林成活、包林木管护“三包制度”。县林业局班子成员人人包乡镇、包工程、包技术指导,技术人员全部深入造林一线蹲点指导造林工作,形成了任务落实的有效机制;其次是严格检查督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每年都要抽调县纪检委、组织部、绿化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督查组,全年不定期对企业和参与部门职责履行情况、措施落实情况、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都要经过新闻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第三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在全县每个乡镇配备了五名专职护林员,工资每人每年1万元,由县财政全额拨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扎扎实实开展封山禁牧、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林木管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很好地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通过不懈的努力?2007年该县荣获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2008年获省政府“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表彰,2009年又获省政府“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表彰。 柳林县通过持续推进“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造林绿化机制,有力推动了造林事业的大发展,生态建设大显成效。今年,该县将继续推进和不断完善“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的造林绿化机制,力求使该机制更加规范、更加灵活。计划完成造林绿化7万亩,全面启动东部山区20万亩核桃林建设工程,今年完成4万亩建设任务,实施绿色景点建设5个,实施生态园区建设2个;全面铺开全县15个乡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为打造绿色生态新柳林,构建和谐美丽新吕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飞的蜗牛(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