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刘兴奎

家乡区县: 山西省柳林县

2009年“感动中国”推选活动,由央视、搜狐网和全国30家主流都市类纸媒共同发起。通过读者推荐、记者回访,2009年12月18日,经山西晚报推荐,柳林警察刘兴奎被确定为候选人。23日,经“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审定,全国共有60人被最终确定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候选人,刘兴奎入围60名候选人之列,推委会将从这60人中最终确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刘兴奎是一名普通的老警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在中国最基层的派出所里一干就是26年,怀着对职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离岗后又工作了7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30万柳林人民都知道他的名字,认识他的人无不称赞他是好人,受助于他的百姓在他走后失声痛哭。 他走了,走的太突然,58个年轮在他的生命中匆匆滑过,他的精神却留在群众心中…… 他走了,走的太仓促,58年的生命旅程,他用生命完美地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他的事迹在广为传颂…… 刘兴奎出生于柳林县王家沟乡骆驼局村,父母都是庄稼人,家境贫困。凭着对警察的一腔热爱之情,1972年他如愿以偿地圆了警察梦。在他30多年的从警生涯中,他从普通民警到教导员、所长,再到退居二线。无论哪个岗位,他始终以一名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直到2009年4月,他因患胰腺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工作期间,刘兴奎亲自参与破获案件1368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00余人,救助残疾人5名,扶助智障人3名、孤儿2名,先后荣获各类奖励56次。这一组看似简单的数字是一位人民警察用辛勤的汗水凝结而成的,他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一名警察的忠诚,他用真诚的爱民心和真实的为民行雕琢着人民警察的形象。 2009年12月末,记者见到了刘兴奎的儿子刘昌峰。刚见面没多久,昌峰接到薛村高恩夫儿子打来的电话后,就急冲冲地跑了出去。 在薛村卫生所里,大夫正在给高恩夫输液。原来,高恩夫身体有残疾,他与刘兴奎已有30年的交情了。30年来,老刘默默承担起了照料他们一家的重任。从一开始的资助钱物,到帮他购置了钉鞋机、皮料,支起了修鞋摊,为他们一家撑起了生活的希望。 卫生所里,高恩夫对记者说:“我和兴奎兄弟认识3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照应着我们一家,要不是他我一个人怎么能撑起这个家!可是,他就那么走了……”说着,高恩夫忍不住哭了起来…… 卫生所外,老刘的儿子向我们说起父亲临走时嘱咐他的话。他说:“那是一长串帮扶清单。是父亲在世时曾经帮助过的孤儿、残疾人的名字。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他是放心不下那些人,怕他们缺少了他的帮助不好过活。” 刘昌峰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路还长,老刘走时为儿子留下的一串串帮扶清单是他今后的责任,担起这沉甸甸的担子是他对父亲最好的回报! 在老刘的遗物中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份学习手记:“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始终保持勤俭朴实的生活方式,平静地对待生活,静心地看待名利,保持着平凡的心态,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和组织交给我的任务。”这朴实的字句正是老在老刘的遗物中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份学习手记:“回顾自己多年来的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始终保持勤俭朴实的生活方式,平静地对待生活,静心地看待名利,保持着平凡的心态,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和组织交给我的任务。”这朴实的字句正是老刘一生的人生写照。我们相信,警察刘兴奎走了,他的爱和勇气将流芳乡间!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处处体现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微不足道的细节成了感动中国最大的人格魅力,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呼唤时代精神需要这样的榜样。让我们记住这位在工作中勤勤恳恳,生活上艰苦朴素,时刻心怀百姓、扶弱济困,一生服务于人民的好警察——刘兴奎。

会飞的蜗牛(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