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的历史

家乡区县: 湛江市赤坎区

一九二五年广州湾商会成立,坐落于赤坎民主大道(克里满索街)具有法式建筑物的商会大楼

广州湾自1899年11月16日按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七款租借给法国,广州湾法租界至1945年归还中国政府,共长达四十七年之久。

法租界广州湾被划分为四大行政管理区,(即赤坎区、东海区、坡头区、硇州区)。后赤坎设市,市长由总公使委任。赤坎市因其与各县为邻,腹地较大,所以成为商业中心,海边街(克里满索街)即民主大道除开设金辅、钱庄外,出入口货庄的批发商均集中于此。大通街则为百货、布匹批发零售商。

大小烟馆:70多间法殖民主义者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经济掠夺,把广州湾辟为自由港,不少商人乘机进行大规模走私,主要是“洋药”(鸦片烟),还有煤油、火柴、布匹为大宗。法租界的赤坎市烟馆、妓馆、赌馆林立,到处乌烟瘴气,三害泛滥。

法当局怂恿华人走私和贩卖鸦片,贻害国民。为了扩大毒品的销售,唆教一些人领取贩毒牌照,一些只知图利,不顾危害国民的商贩,向法当局高价领取“一等门牌”(即贩卖鸦片执照),开设烟馆,赤坎大通街便有“裕源”、“生源”、“广宏安”、“广宏泰”、“福成”、“福隆”、“公德发”等。鸦片由印度走私运来分发以上各商号出售,门前贴有“公茶发客”便是此等经营。后来“万国禁烟”,鸦片来源断绝,则由陈学谈、陈学森、简绍初与澳门高可宁等人集般成立了“三有公司”,进行独家专营。该公司开设在赤坎二马路(即和平路),派人专程往云南采运鸦片回广州湾,经营生膏批发,或煮成熟膏分发西营、赤坎两地烟店零售。此时,大小烟馆约70多间。比较大档的,有新街头(即现在中兴街)的“林记”、“澄香”,镇台街的“泗来”。

starry(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