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蜜桔的历史:
“百果之中无此香,青青不待满林霜。明年归侍传柑宴,认取仙乡御爱黄。”南宋台州诗人戴复古的这首七绝,把我们带入了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黄岩橘文化中。 每当眺望永宁江两岸那郁郁葱葱的橘林,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感慨:黄岩不愧是“中国蜜橘之乡”。黄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全国柑橘品种最多的生产基地。当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宽皮柑橘品种温州蜜柑的先祖——本地早橘就诞生在黄岩。 据《黄岩柑橘史话》记载,有两位伟人对黄岩蜜橘称赞有加。毛泽东曾夸奖道:“黄岩蜜橘,很有名哟!”斯大林也对黄岩蜜橘作过高度的评价:“黄岩蜜橘是橘中之王。”且让我们回溯黄岩蜜橘的悠久历史吧。公元3世纪,史书里就有黄岩蜜橘的记载:三国时的《临海水土异物志》中记载,“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黄岩)界有之。”唐时,在众多橘子当中,唯黄岩的乳橘成为皇家御用贡品。南宋绍兴年间,台州知府曾宏父诗云:“一从温台包贡后,洞庭罗浮俱避席。”据《梦梁录》记载,当时的四大名柑中,台柑居首。著名理学家朱熹曾于宋淳熙七年(1180年)到黄岩兴修水利、讲学,是时“钱氏以勋旧贵戚居台”,他们为了给皇家送礼,到黄岩买柑橘,“为楮(币)动以万计”,头陀、断江橘区,“地余四里,皆属富人”。朱熹当时写下了《次韵季克橘堤》一诗:“君家池上几时栽,千树玲珑亦富哉。荷尽菊残秋欲老,一年佳处眼中来。”元《柑子记》记述:“台之州为县五,乳橘独产于黄岩,黄岩之乡十有二而产,独美于备礼之断江。断江之柑,其肌泽,其臭馥,其肉素,其脉络外附,其核细以稀,其味甘以永。”
每位品尝过黄岩蜜橘的人,无不对之津津乐道。南宋绍兴年间,台州知府曾宏父写过一首颂扬的诗,其中有:“一从温台包贡后,洞庭罗浮俱避席”之句,说自从温州和台州向皇宫进贡柑橘之后,便使得久负盛名的湖南洞庭橘和广东罗浮柑退避三舍了。当时还发生过一场争论,曾在温州任过太守的韩彦直,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柑橘专著《橘录》,序言中称:“温数邑俱种柑,而出泥山者尤杰然推第一。”这个观点遭到我国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作者陈景沂的反对。陈是黄岩人,博闻广识,在引录《橘录》时,他指出,“韩但知乳柑出于泥山,独不知出于天台之黄岩;出于泥山者固奇,出于黄岩者尤天下奇也。”此后,元初林盼在《柑子记》里写道:“乳橘独产于黄岩。黄岩之乡十有二,而产独美于备礼之断江。‘断江之柑’,其肌泽,其臭馥,其肉素,其脉络外附,其核细以稀,其味甘以永。”可见,黄岩断江产的橘果的质量。乳橘是古代橘子的品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