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冶人,我从小就吃着黄石港饼长大。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别人结婚嫁女儿回礼的东西就是黄石港饼。不过我小时候不喜欢吃,可能是不喜欢吃五谷杂粮吧。黄石港饼生产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演变史话. 相传早在清代嘉庆年间,湖北大冶刘仁八地方曾流传一种群众所欢迎的龙凤饼.(即后来的喜饼)此地刘丰泰杂货铺糕饼师付刘合意为了改进喜饼风味扩大销售,在龙凤饼的基础上,用面粉.糖.油.桔饼等原料精制细作,一饼一面有麻,鼓起很高,并盖有"吉祥"的大红字样,香酥可口,销售很好.为当地农村男女订婚,娶媳招婿的一种必备的礼品,此饼就以作人的名字命名为"合意饼"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上等原料组成. 以其起锣弦鼓边,麻色黄亮,松酥爽口,甜润清香,顺气开胃,回味悠长和具有浓郁的天然麻香味的独特风味名扬湖北,畅销全国。
传说中的“龙凤喜饼”直径比碗大,上有龙凤呈祥图案,中间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松酥爽口。如今的黄石港饼,据说跟它一脉相承 清朝嘉庆年间,距黄石市约四十里的大冶县刘仁八地区有一家刘丰泰杂货铺,店铺里有一名叫刘合意的糕点师。为了招揽生意,他在龙凤饼的基础上,加用桔饼等原料,并在饼的两面粘上芝麻,这便是合意饼。又传说到了同治年间,大冶县木排商人殷华在和马礼门合伙驾排到苏州一带经商。一次,殷、马二人 驾排顺流而下,行至黄石港一带,由于木排行水迅猛异常,躲闪不及,一下将迎面驶来的盐船撞翻。盐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马二人怕打输官司,进京时 特意选了当地名产合意饼作礼品。到京后,殷、马二人便将合意饼奉送给所有官员,并附诗一首 排来如山倒,行船似燕飞,鸣金三下响,为何燕不飞。 同治帝见到此诗,觉得有理,于是断木排商无罪。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礼敬献皇上,无奈为 打官司已耗资千贯,囊中空空,只得斗胆将合意饼献上。不料,同治帝尝后大悦,对这酥松爽口、香气四溢的合意饼赞不绝口,欣喜之下,赐名"如意"。所以合意 饼又叫如意饼。后来以产地为名,称为黄石港饼。
我的主页网址:http://abc.wm23.com/kewei0330
梧桐子家乡网址::http://wutongzi.com/kan/hubei/daye.html
店铺网址:http://shop103823367.taobao.com/
博客网址: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