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 2

家乡区县: 广东省吴川市

建制沿革
编辑

名称来源

吴川境东郊有吴家地,纳三川(江)之水(鉴江、袂花江、梅江),故曰吴川。[2] (古名:又名吴江。注:历史上,吴川还包含今坡头区,特呈岛,南三岛,硇洲岛)

设治前

吴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吴川早在新石器时代,吴川人的先民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吴川在唐虞时代属南交,禹贡属荆扬南裔,殷、周属南越,周末属百粤,秦时属象郡,西汉初年属南越国地,三国至南朝宋、齐时期,吴川先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424—453年(宋元嘉年间)始置平定县(吴川县前身),隶高凉郡。
设治后

589年(隋开皇九年)废平定县设置吴川县,唐属邕管都督府罗州招义郡;五代南汉属罗州,公元972年(宋开宝五年)废罗州属广南西路辩州;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随隶化州;1376年(洪武九年)改属高州府,清沿明制仍属高州府。[3]
清朝末年,吴川县域东临南海,西连遂溪、廉江,北接化州,东北至梅菉与茂名交界。全县管17个都、8个寄
吴川
吴川(6张)
都(相当于区)。其中南部四个都:南一都(麻斜)、南二都(坡头)、南三都(南三)、南四都(硇洲岛),包括“广州湾、北颜窖、调神(顺)岛”等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殖民主义者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借条约》,把吴川南四都同遂溪管辖的海头、赤坎、东头山及东海岛一起借给法国。法国把租借的陆地和附近海湾统称广州湾。[4]
民国初年废府建道。民国2年(1913年),吴川属广东省高雷道;民国14年(1925年),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委员公署;民国21年(1932年),属南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1936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2年(1943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湾,至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8日,国民政府与法国签订《中国交收广州湾租借专约》,在接收广州湾后,宣布广州湾范围划设为湛江市,前属吴川划去的麻斜、坡头、南三及硇洲、特呈、调顺诸岛,仍由湛江市管辖。[4] 民国38年(1949年),吴川属广东省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吴川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属广东省高雷区专员公署;1952年5月6日,与梅茂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4月30日更名为吴川县,属广东省粤西区行政公署;1956年属广东省湛江专区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吴川县与化县合并为化州县;1961年4月5日,吴川县从化州县分出,恢复吴川县,属湛江专区行政专员公署;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湛江专区改称湛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吴川属之;1971年属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吴川属之;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撤销湛江地区,分设湛江、茂名两市,吴川县属湛江市。1994年5月,经民政部批复同意撤吴川县设立县级吴川市,由广东省直辖,由湛江市代管。[5-6]

我叫晓兰兰(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