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文化概况

家乡区县: 肇庆市端州区

概况:【中国端砚文化村建设】 作为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肇庆市分会场项目之一,白石村举行“端砚村旅游线路开通暨端砚文化展典礼”。文化部门重点参与景区文化内涵的打造包装和揭幕式筹备工作,到端州图书馆和端砚陈列馆查阅包括本地作者、地质专家、文史专家、端砚大师撰写的古今端砚和白石村的资料,召开座谈会,采访白石村的老艺人、制砚大师和端砚厂家,实地考察村内各景点,充实了“榕荫园”、“石敢当”、古井、古宅、品砚园等景点的文化内涵,并撰写以村内制砚名人和文化景点为主线的《白石村旅游路线》稿。

【群众文化活动】 邀请澳门工联文化委员会来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在牌坊广场舞台举行“情牵两地展彩虹”演出晚会。端州艺术团赴澳门参加《嚎江:端城两地情》文艺演出。
组织区府亮灯仪式暨游园活动、区春节花车巡游、1 月15 日和1 月29 日(大年初一)在城东公园和古宋墙下举办大型的群众性的“迎春灯谜有奖竞猜”活动、协助区委区政府组织举办“心系较育,爱满校园”区解决学位紧缺大型募捐晚会、和以“伟大征程,继往开来”为主题的纪念建党85周年文艺演出、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出头村”亮灯仪式暨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2006 岭南民间艺术展等较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承办《岭南名人名家藏品作品鉴赏展》、《三个精神文明成果图片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7 周年——广东省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摄影获奖作品展》。

【整合文化设施】 完成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端州分馆的搬迁。移至一楼的端州分馆面积比原来增加1.5倍,在省内30多个流动馆中首辟“亲子阅读区”,配置读者查询微机、空调机等设备。
投入约47.8万元资金,对文化馆内设施进行改造,拆除旧楼,扩建二楼展览厅,修葺余汉谋图书馆作为办公楼使用。

【业余文艺创作】 开展第27届“五四”征文评审工作和端州区“四个一工程”送评工作。组织业余作者创作本地题材、本地特色的《长征颂》和《阅江楼下木棉红》2 首粤曲上送市参加广东省第五届戏剧花会。配合市举办的“肇庆• 发现之旅”活动,完成《肇庆•发现之旅》名人名事、名山名水系列之《清初岭南第一学府——天章书院》及非物质文化系列之“肇庆裹蒸”、“护龙祖庙”等材料的采集、调研和撰写工作。在肇庆市首届文艺精品奖中获戏剧类铜奖。获广东省第三届“曲协杯”曲艺大赛肇庆分赛区一、二、三等奖,广东省第三届“四洲杯”粤港澳粤曲演唱大赛肇庆分赛区第一名和省优秀奖。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全年流通读者近22.9万人次,外借书刊18.9万册(件)次。购进新书4300多册,订购期刊651种,征集地方文献528种、2156册。书刊入藏5607册。解答咨询和代查资料近3700人次,代检索课题21条。编辑印发《决策参考信息》12期273份、《科技通讯资料》16期592份。新建社区(学校)流动图书馆4个,送书下乡5011册。出版新书介绍及宣传专栏12期。被广东省图书馆定为实施最先进的“Intehb 图书馆网络集群管理系统”的试点单位。
举办“党的基本知识讲座”等7期公益讲座和举办“迎春少儿画展”、“八荣八耻图片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图片展等5期书画展和4期专题图片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与肇庆职业中学制定主题为“走进书籍世界,书香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共建方案,与美亚小学举行“共建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有奖征文活动,67名作者获区级奖励,20名获市级奖励,1名获省级优胜奖,区图书馆获组织奖。
开展“2006 年度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推出新书一批,实行免收办理借阅证手续费和还书延误费;开展图书馆咨询服务、肇庆地方作者著作展示、庆“六• 一”系列活动(与美亚小学共同举办“手拉手读书活动”、“八荣八耻”教育电影专场等)、数字资源演示、公益讲座等活动;发挥“共享工程端州区级分中心”作用,与肇庆本田金属有限公司共同举办“IS14001 程序文件”编写培训活动;培育“读与写”群体,举办“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端州分馆读者座谈会”和少儿画展,联合肇庆图书馆和高要市图书馆在广百时代广场举办大型图书馆服务宣传活动。

【电影事业】 电影公司与广州大地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洽谈,计划由其投资,将端州影剧院打造成本市第一间具备各种现代化设备的综合性影院。

【文化“三送”工作】 新增签约共建流动图书馆4个:睦岗镇棠下村委会、黄岗镇东岗小学、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和肇庆市第十五小学。为新建流动图书馆共送去流通图书3200 多册,赠送图书1150册、木书架5个。全年为群众送戏下乡50场。端州艺术团进行整合重组,在牌坊广场举行重组后首场汇报演出。重组后的端州艺术团和红叶艺术团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各镇、村、社区、学校和肇庆武警指导队、市府武警警通中队、北岭通讯连等部队进行慰问演出。继续贯彻落实“2131”工程,送电影下乡、下厂、进社区,放映206场,观众126304人次。

【文物保护】 推荐黄岗镇的前村和白石村为肇庆市历史文化古村落获得通过。成立端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区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区文化馆加挂“肇庆市端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组织人员参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学习。成功申报“裹蒸制作工艺”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舞蹈《编花席》和《裹蒸娃》获多个奖项。年内,端砚制作技艺被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订《肇庆文化遗产志》端州部分并上报市。正式启动端砚文化普查工作,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准备。位于塔脚路一巷47号的观音堂,为肇庆以往“自梳女”居住及供奉观音菩萨之地,占地约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清道光年间建筑,日寇侵华期间部分建筑曾被炸毁,民国时重修,有一定文化价值。2006年,面对建设与保护的矛盾,区委区政府多次征集文史、旅游、文物、建设等各方面的专家意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提出《关于塔脚路观音堂的处置方案》上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一是在拆除观音堂前,做好收集史料、绘测平面图、立面图,并拍照存档,在将来的适当时机可集中在米仓巷的自梳女斋堂或市博物馆进行自梳女文化系列的展出。二是对原有鸡蛋花、黄皮树、石榴树等古树进行原地保留或请园林部门进行移植;将可移动文物如杨霈题匾、井栏及碗碟等生活用品等移到市博物馆集中保存;拆除后的所有砖瓦集中到康乐中三朝古墓遗址的空地保存。三是集中资金和力量对米仓巷斋堂进行保护和开发,由发展商负责对米仓巷54号作整治和维护。

【文化市场管理】 肇庆城区图书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粤西地区最大规模的购书中心——肇庆市天河购书中心有限公司落户本区时代广场。
先后开展文化市场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音像市场整顿专项行动和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行动(简称“反盗版百日行动”)。多次稽查行动,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查处淫秽、色情、暴力、盗版教辅材料和宣扬法轮功、封建迷信类出版物、有非法博彩内容的出版物(尤其是“六合彩”等赌博类非法报纸)等非法出版物,打击走私盗版光盘、电子软件,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出版物生产秩序,整顿出版物市场。加强对各歌舞厅、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的日常检查,开展歌舞娱乐场所的禁毒工作。
全年共计出动检查220人次,检查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22间(次),书报刊经营单位1159间(次),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1361司(次),“三印”经营单位238间(次),娱乐场所120间(次),无证照经营店268间(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770(张),淫秽色情音像制品341张,非法电子出版物848张,淫秽色情电子出版物346张,非法图书5131册,非法报刊5350份,收缴电脑主机5台。取缔无证照经营的音像经营单位48间,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5间,书报刊经营单位79间;发出警告通知书的违规音像经营单位9间,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1间,书报刊经营单位56间;停业整顿的违规音像经营单位8间,书报刊经营单位7间。

【表彰情况】 《裹蒸娃》获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肇庆)系列评选活动之肇庆优秀民间表演艺术金奖。《编花席》先后获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金奖、广东流动演出节目网上大汇演银奖,并作为肇庆选送的4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之一参加中央电视台“过年七天乐”节目的拍摄。

【机构设置】 区文化局内设办公室、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群众文化股。

chenjiahui(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