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名人-王云五

家乡区县: 广东省中山市

王云五(1888.7.9~1979),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之瑞、龙倦飞、龙一江等。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出生于上海。[1]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祖籍南朗王屋村。 1907年春任振群学社社长。1909年任闸北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1912年底任北京英文《民主报》主编及北京大学、国民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等英语教授。1921年,由胡适推荐到商务编译所工作。在这商务印25年时间里,坚持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出版方针;王云五改革商务的机构组织,编辑《百科小丛书》、出版世人瞩目的《万有文库》、《中国文化史丛书》、《大学丛书》等大型丛书,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平民化的出版视角、商业化的经营手段,带领商务走向新的出版辉煌。[2] 编著了《王云五大词典》、《王云五小词典》。王云五开办并复兴东方图书馆,编写出版了大量的古典、中外名著和教科书辞典等。为我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大量贡献,2013年《王云五全集》出版。

1888年7月9日(清光绪十四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上海一小商人家庭。王家世代耕读,父亲王光斌弃农经商,到上海开设爿小店。王云五出生时,家中已有两位哥哥、两位姐姐。王云五童年时代在家乡泮沙村度过。他的大哥日华长他九岁,聪敏勤学。幼年时,大哥成了他最好的老师。他6岁随大哥读《三字经》《千字文》,7岁时随大哥回到上海,8岁开始读《孟子》。一天,大哥讲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段话时,云五极有所感,因为他的表哥陆皓东上年在广州被捕并遭清政府杀害。他很气愤地对大哥说:“那个西太后把臣民当作土芥,臣民为什么不把她视同寇仇?陆表兄的举动只是要杀人民的寇仇,怎算得是造反呢?”他的话使大哥大吃一惊,并向父亲报告:“四弟读书还不差,只是防他长大后要走错路。”
1897年,王云五9岁时,大哥回乡应试,顺利地通过了“童子试”,但还未成为秀才,便因病逝于乡下。因此,村里人都说他家风水不好,不该违反天意,他父亲再也不敢让他走读书应试这条路了,只把他送入私塾,多识几个字,为日后转习商务准备条件。
1902年,父亲送14岁的他到一家五金店,要他一面做学徒,一面到夜校补英文。后来他离开五金店,入美国教会主办的守真书馆学习英语。
1904年,进入一家同文馆修业,次年春还兼任该馆的教生(助教)。同文馆附设图书馆,这使他有机会广泛阅读西方学者斯宾塞、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
1905年,17岁的王云五用按揭的方式买了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三年后付清书款时,他已经把大百科全书通读一遍了。
1906年起,先后在上海同文馆、中国公学等校教授英文。
1906年冬,王云五被上海益智书室聘为英语教员,兼授数学、史地课,开始步入教育界。
1907年春,任振群学社社长。在一首诗中,他表明了当时的志向:“风云扰扰亚洲时,大厦教谁一木支。努力中原他日事,巍峨天半铸男儿。”10月,他转入中国新公学任英语教习,胡适(时名洪骍)、朱经农等为该校学生。胡适曾说:“我在中国公学两年,受姚康侯和王云五两先生的影响很大。”嗣后中国新公学并入中国公学,王云五继续任教历时四年。[3]
1909年,任闸北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
1912年,加入国民党,先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事。同年底任北京英文《民主报》主编及北京大学、国民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等英语教授。
1913年5月辞教育部职,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讲授英文、英国文学等课程。
1917年起,在上海从事编译工作,并创办公民书局,开始出版商生涯。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上海商务印书馆亟谋适应时代潮流,编译所邀胡适任所长,胡改荐王云五。
1921年9月,王云五上任商务编译所副所长,旋任所长,就任后以“教育普及”、“学术独立”为方针,组织编译了一批介绍中外古籍名著的丛书,颇受社会重视。
1925年3月,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和编出《王云五大词典》等书,在学术界获得一定声名。
1930年2月,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积极推行科学管理法,开创商务印书馆日出新书一种的新局面,出版许多有价值的书籍,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46年4月因任他职才辞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云五开始投身政界,连任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政协代表。
1946年,辞去商务印书馆的职务,出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制宪国大代表。
1947年4月,任行政院副院长,积极支持反共内战政策。
1948年5月,王云五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为挽救濒于崩溃的经济,他在蒋介石授意下,提出币制改革方案,以金圆券代替法币,限制物价,并获通过实行。但不久即遭到失败,王云五因此被弹劾下台。
1949年4月,去台湾。
1954年,出任台湾“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至1
王云五
王云五
964年退出政坛,辞去官职后,重新将主要精力投入文化教育事业;在台湾,他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直到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他才算有了“文凭”。曾先后任台湾当局行政院设计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等职。
1979午7月6日,王云五因患感冒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当时仅有微咳,住院后才开始发烧,但服药即止,几天后出院。8月4日,他又因肺炎入院,自谓“约需住院一星期”。哪知延至8月14日,即溘然病逝,终年92岁。逝世前几天他还奋力执笔为“商务”的老前辈张元济的《涉园序跋集录》写跋文,为后人研究商务印书馆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史料。王云五曾说:“人生如斯,好像一次壮游。”他九十二年的壮游,已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足印。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断。[4]

evil(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