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节日习俗

家乡区县: 朔州市平鲁区

2014-11-23

节日是人类生活长河中的浪花,在平鲁历史文明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纷呈异彩的民俗节日,大体上可分为农事祭礼节日习俗,如二月二、六月六、重阳、冬至等;纪念节日习俗,如春节、端五、腊八等;传统节日习俗,如元宵、清明等;宗教节日习俗,如四月八、中元节等。这些节日,有的标志着农事节令,有的关联着某些历史事件,有的延续着民间传说,有的寄托着人们的思想愿望,有的总结了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经验、教训,有的保存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

“过大年”,它在农历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有许多关于过大年的话一直流传着,像“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和“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就是人们的传统心理。在我们的记忆里,许多人进入腊月就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并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初二。民俗中就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其间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最大的特征。

其实,真正进入春节,是正月初一的零点。接神为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老年人说接神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而青年人则不想这些,只是把这作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内容首先是点旺火、响鞭炮等。旺火位于当院。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大人们发旺火时,穿着新衣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着旺火燃放烟花炮竹。那一时间,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旧俗在接神之后要祭祀天地诸神。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而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议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上年纪的老人回忆,他们的上辈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起房盖屋、娶媳娉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多少。祭祖时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

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高潮,这就是拜年。“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绕街走”。早饭吃过后,人们开始走街串巷,亲朋邻里相互拜年,礼节是颇多的:年长的辈分较高的人,这天是不出门的,专在家中等着晚辈来拜;辈份相同的见面,要点头哈腰、打拱作揖,互道“过年好”或“恭喜发财”之类的贺语。当然,晚辈的给长辈拜年是不白拜的,长辈是要给钱的,钱曰“压岁钱”。而机关、单位,则举行团拜,共聚一堂,互相祝福。拜年时路遇熟人,均拱手作揖,互相祝贺。现在则多用电话或手机短信拜年。拜年活动,子孙尊敬老人,长者慈爱幼小,平辈互相尊重,人与人真诚祝愿,和谐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络。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是有来历的。饺子谐音角子,而角子是古代的一种钱币。饺子的形状又好像元宝,而元宝呢,又是古代一种较大的金银锭。所以大年初一吃饺子,取意是一年四季招财进宝。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还有许多禁忌呢。一代代传下来,竟没有失传。像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忌说有碍吉利的话。大人在除夕晚上总要一再叮咛小孩,说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

emma(2014-11-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