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双亭
日月山两座遥遥相望的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这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日月亭位于青藏公路哑口(海拔3520米)两侧的山顶,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
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未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
日亭壁画
日亭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其一题:要把一群母马和一群马驹区别出母子的故事。禄东赞是从雪域草原上来的,这道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后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放出马驹,马驹发疯般的扑向妈妈身旁。其二题:唐太宗让禄东赞从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来,聪明的禄东赞早料到会有此难题。他事先通过探访了解到,原来公主用一种护肤品,名叫“万里飘香”,只要擦上这种油,就异香扑鼻,能引来蝴蝶和蜜蜂。三日后,三百名打扮的一模一样的美女齐集在一起,两只蜜蜂在一女子头顶盘旋,这样公主被认出来了。
月亭壁画
月亭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当时,唐朝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吐蕃则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因此,壁画逐一反映了公主带去的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
理以及佛教等传播情况。各种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随之,吐蕃也创立了自己的文字--藏文。藏文的创立,标志着吐蕃人民从此也进入了文明时代。而文成公主做为这个文明时代的奠基人,而永垂史册。
日月山展厅壁画
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一行,以黄金五千两及珍宝数万件作聘礼,向唐求婚。壁画中坐车者为唐太宗,立者为禄东赞一行,壁画中间是文成公主行至“赤岭”时手持日月宝镜,思念故乡亲人,但她想到唐王的重托及和亲大任,毅然弃镜西行的描述。壁画下部为唐太宗赐松赞干布的“灌顶国师阐化王”之印,壁画右下部是汉藏建筑相至流入的景象,左下部车中佛像是文成公主从唐带去的释迦牟尼像,现存放在拉萨大昭寺。左部为公主逝世后,藏族人民缅怀其功德,供奉为神的情景。旅游佳期
春天,倒淌河纤瘦孱弱,蜿蜒曲折流动着水墨画也画不出来的一片春愁,秋天它丰满宽阔,奔腾中不失温柔宽厚。它不像长江、黄河那样,巨浪滔天,势不可挡,露出雄性逼人的、英气。饮食指南
日月山下的倒淌河镇无太多名贵美食,一般是为周边群众和货物司机提供,不过却是很实在很朴实的农家当地食物。作为比较注重卫生的游客可返回西宁品尝民族风味小吃:殷凉粉、余酿皮、康猪肉、李羊头、辛酸槽等,大多经济实惠,多以姓氏命名,体现了个体经营的特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