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甲第巷(下)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四点金格局

“偏门进来是一个大埕,这是一个返照厅,上、下厅成为返照,这返照厅通过这个埕进行交通,这也就是传统的“四点金”(格局)的再发展,实际上是以“四点金”作单元来不断地发展成为两进、三进、四进甚至带“后包”等这些格局。”巷子里有好些姓蔡的人家,他们都是亲戚。当年的蔡老先生,做生意发了财,于是从潮安县的金石来到府城的甲第坊买地建房。巷里的蔡氏宗祠,比之其它宅院显得更加恢宏气派。门楼处有诗书壁画雕刻,门对面的照壁浮凸彩绘,屋梁上的木雕美轮美奂,金碧辉煌。可见,“京都帝皇府,潮汕百姓家”这句民间俗语是有它的根据的。

潮州大厝皇宫起

主要是从潮州传统民居里面的特色看出来。潮州传统建筑的序列,包括格局、包民居上的壁画

括装饰,可以说与皇宫接近,作为民居的精雕细琢,把潮州建筑文化和特有的好像金漆木雕、潮州嵌瓷、包括书画艺术、绘画,全部糅合在建筑物里面,形成潮州一个特色。建房子,历史上就有一套礼制规定,普通家庭,最大只能是三开间。虽然是普通格局,通过装饰,通过其它文化的渗合,形成它的风格。”

宗祠的右侧,就是蔡老先生最先建造的“大夫第”,一座典型的“百凤朝阳”民居。

甲第巷的厝局

类似现在站的这一座就是我们潮州传统的“百凤朝阳”,主要特点是从门楼进来三大落两旁加两从厝巷。第一落进来的屏风作为埕口,两侧有两个厢房子;走过天井,到中厅,是一厅两房;再过来又是一个天井,上去是后落,也是一厅两房。“四点金”就是两落,两旁两处厢房连接,有点类似北方的四合院的格局。“下山虎”实际上是“四点金”去掉门楼间这一落,门楼间是一堵墙。就潮州(民居),“四点金”也好,“下山虎”也好,还是中原文化、中原的建筑序列掺合着闽南一带的建筑文化,其中还带有一点明朝潮商在江苏一带(带回的)江浙派的建筑文化,毗邻的还有广府建筑,潮州建筑的独特风格是几种文化的大杂汇。”

工艺和装饰

在建筑艺术上,潮州人十分注重细微处的工艺和装饰。甲第巷民居的门楼彩绘和雕刻艺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组组粗细有致的石雕、木雕,一幅幅工意结合、情趣各异的彩绘,和谐地组合成斗、拱、花鸟肚等建筑部件。在门外一看,便可略知房屋主人的修养、爱好和地位。根据潮州民间的传统,“增嵌肚”画百鸟朝凰,顶肚、中肚画历史人物故事或民间传说,下肚则画水墨写意画。这些彩绘图案的题材有“仁、义、礼、智、信”,各蕴其义,体现了房屋主品味和追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委吴志敏:潮州民居的彩绘,吸收了非常多苏州那边的苏式彩绘来的。主要寓意是体现屋主的品位,里面包括着许多文化,在潮人心目中就是福、禄、寿、喜。

欢迎浏览

我的能力秀:http://wm23.cn/hbs1994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00521853

我的梧桐子网:http://www.wutongzi.com/uc/68826613.html

Impegni(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