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灯来由
北阁佛灯指从前悬挂在阁前桅杆上之灯。昔日夜间灯光远照,江面从韩江上游十五里处的鹿湖,下游亘到江东急水三元培,陆路东从饶平樟溪的南武栋,南到潮安的浮洋镇,均可望见灯光,成为江上夜航的标志。该段韩水急转折变,来往船只,看到航灯,聚精会神,悟知潮州府城在即,流急须加小心 虽处危临险,却安然无恙。行船的人便归功于桅灯的明指暗示。民间传说是从前京城的皇帝夜晚熟睡,忽被佛灯照亮了龙床头,醒后认定是潮州的北阁的桅灯。从此北阁的桅灯从航灯到神明灯,最后晋升为佛灯。
金山古井
概述
登上北阁景区的顶端,仁立古城墙北端的“观澜亭”上登高眺望,顿觉心胸开阔,天地浑然一体,有“衔远山,吞韩江”之气势,山川美景尽在眼下。景区山上的古井是号称“广东第一井”的金山古井。史载:“井深百余丈,可饮万人”。井径3.8米,围12米,深18米,全井容积可达204立方米,比广东省内在此前发现的最大连平县的“仙人照镜井”的容积(63 8立方米)超过2倍多。该井始建年代尚须进一步考证。
历史故事
但这口古井却隐含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清顺治九年(即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明东阁大学士兼礼、兵部尚书潮人郭之奇策动全潮反正,潮州总兵郝尚久响应反清复明。为了抵抗清兵进攻,郝尚久在金山顶上筑坚固堡垒,积粟储械。后因内姆王安邦投降。清兵突至,郝尚九与其子郝尧措手不及,眼看着潮州城陷,只好同投古井而死。
新时代的北阁佛灯
新的建设时期,通政人和,百废俱兴,这一湮没已久的胜景又得到重建。整个景区依山傍水,自下而起,高低错落,雄伟壮观。新建的玄天阁,黄瓦红墙,重檐翘角。九十八高龄的著名书法家秦咢生为玄天阁题匾并重书对联:“一江壁立擎天柱,百道泉飞络地维”。阁内重塑真武帝的艺术造像。阁旁耸立石佛灯一座。阁下山坡是韩江楼,为双层建筑,上作观赏之用,下供关羽、关平、周仓塑像。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熙先生为楼题匾,重书对联:“忠贞亘万古而有光,何用别求白日;义勇垂两间于不泯,即此便是青天”。韩江楼的南面辟建迥澜亭,亭刻对联为:“折地河声奔足底,脱天峰影落城头。”再现了郑兰枝当年咏叹的景象:
城北烟林阁几层,琉璃座上看燃灯。
一痕隐射青天静,半点长随白日凝。
影什晨星悬古刹,光分夜月挂岗陵。
梵宫自是长明镜,照彻韩潮万象澄。
欢迎浏览
我的能力秀:http://wm23.cn/hbs199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