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生腌蟹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金秋食蟹,大快朵颐。俗语说,“九月团脐十月尖”,意思是说九月母蟹有黄,十月公蟹有膏。无论蟹黄,还是蟹膏,均是蟹体上最美妙的部位,称为膏腴。其最佳境地是,软中有硬、硬中有软,入口粘牙,嚼之有糯性,味道回荡口腔,久久不散。  亦腥亦鲜,是很多海鲜的特质,辟除腥味保留鲜味的方法——生腌,是潮州一带的烹法。更重要的是,它在辟腥的同时还能增加鲜味,对于尚未习惯原汁原味的人而言,这样的吃法貌似最佳,清新的醋酸,加之酒、蒜带来的复合香气,不会喧宾夺主,反而锦上添花。

入秋海鲜肥美之时,吃一口生腌蟹,其所带来的愉悦,是一种难以逃脱的魅惑。不输清蒸,用酒腌制的烹法,同样能保留蟹的鲜美。这种让虾蟹们进入酒缸中醉生梦死一回的过程,既可杀菌,又能让蟹与喷香的酱汁配料融为一体,直至鲜味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升华,融入了酒的醇香、酱之甘香,在醋的作用下变得更为细嫩柔软。  潮州一带的生腌蟹,源自本地人对海鲜最原始的鲜美和香甜的执着。所用的蟹,并非什么上品,而是那些被人不屑一顾的野生小蟹,蟹虽小,肉质却丰美。后来这种烹法也开始运用到其他非本地食材上,比如大闸蟹,同样可以用来生腌,味道不失鲜美。

  渔民们将沙滩上的小螃蟹抓入瓮中,将田蟹洗濯泥沙,趁蟹活时拌之食盐和少量的米酒、香醋等,再投入钵中捣碎成酱,令鲜肉与钙质融为一体,撒一些姜丝、蒜末、辣椒、芫荽拌之,待诱人的香气直渗蟹身,酒气熏晕了蟹头,迷了蟹眼,它便长眠而去,入坛入罐,密封即可,等待成为潮州人餐桌上最不可割舍的一味鲜美。月余开坛破罐,浓香入窍,不食而欲。螃蟹若大一点,可整体腌制,泡制方法相同,只是不捣碎而已。当然,这只是笼统的一种描述,大体过程如此,但每一种实际做法都不尽相同,有的腌一天,有的则腌一个时辰,有的甚至不必等,即腌即吃。

  慢慢去掉蟹壳,那凝胶状的蟹膏在漫射的阳光包围里,变得枣红色,非常诱人。粘上汁,放进嘴里一捋,整块肉在舌尖滑动,微酸中带着些许辣味,嫩嫩的,鲜美无比,余味无穷。

caibo(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