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客家婚俗1

家乡区县: 韶关市曲江区

据《曲江县志》载,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曲江号名曲红。至东汉(公元111年)才易名为曲江县。曲江属粤,古为蛮夷地,自秦谪徙民赴粤(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为汉种入粤之始。唐宋时代,中原人士多避乱岭表,自是汉种盛而粤种逐衰。曲江土著民籍客家族多来自赣闽,经历代繁衍,今客家人约有30万,占曲江县总人口的80%多。由于客家人源远流长,其过去的嫁娶礼仪颇为繁琐。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这些繁琐的婚姻风俗才得以简化。下面以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旧新婚俗于以分述。

一、旧社会婚俗

 

1、请媒人

在旧社会(1949年10月1日前),民间有一种专门从事介绍婚姻,撮合男女婚事,促成男女婚姻的人,这种人人们称之为媒人。媒人深谙社会的人情世故,足智多谋,能说会道,办事能力很强。所以,一般人家的男孩长到18岁以上(有的不到18岁),父母就要请媒人为儿子物色婚姻对象。女孩一般长到13至18岁之间(有的不到13岁),父母也要为其物色郎君了。超过19岁未结婚的,人们便视其为老姑婆了。老姑婆被视为是智商低下,不够精灵的人,即使能嫁出去,也会身价大跌,且嫁不到理想的郎君及好的家庭。因此,在曲江民间流行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俗语。男婚女嫁是由父母决定,聘请媒人代之商谈,故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

nine(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