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客家婚俗16~20

家乡区县: 韶关市曲江区

16、接六亲

新娘进洞房后,男家派一位男接待员,手执礼盒去接六亲(新娘的叔伯长兄)和媒人公。礼盒夹有一张长方形红贴,红贴的一头要伸出盒外,伸出的那部分红贴上面写有一个“请”字。接待员行至距六亲几十米处停下,面向六亲,左脚踏前半步,半躬身子,两手抓住礼盒,在面前从左至右划一个圆圈,再从右至左划一个圆圈(不用说话),以示请客入村,然后转身回府。六亲见接待人员司礼请进,即尾随接待人员从大门进入祖堂大片处(面向祖堂,人的右边为大片,左边为小片)停下列队面向小片。接待员则站在祖堂神台边,按照六亲人数备好茶烟、红枣、红瓜子、生花生放在茶盘上,捧至每个客人面前。每位客人端起茶杯作个礼后放回茶盘,然后拾起一支香烟。接待员放下茶盘,划着火柴为客人点燃香烟后回到原位。片刻,新郎父子俩头戴礼帽,身着长衫(新郎的礼帽圈两侧,还插有一朵红瓣黄蕊的纸花),右肩斜绊一条红皱纱至左腰边打个叉结,让皱纱尾拖至左大腿边,脚穿黑色新布鞋,从脚厅向上厅(祖堂正厅)走来接见六亲。进入上厅,六亲赶忙从大片(主位)经神台前走到小片(宾位),把大片位让给主人,列队面向大片,以示尊重主人(接亲这一天,新郎新娘最高尚,所到之处,谁人都得让路,不得阻拦),新郎父子俩来到祖堂大片处停下,面向小片,主客相互点头司礼。礼毕,新郎父子俩赶紧离开大片,把大片位让给客人,经神台前向小片走去,以示尊重客人。客人见主人从神台前走来了,于是从小片列队走到大片处停下面向小片。主人走到小片处列队面向大片客人,主客相互之间再次点头司礼。整个周旋让位接见司礼过程,主客相互心照不宣。接见完毕,接待员带领六亲入室喝茶休息。

17、拜庙神

接六亲后,新郎不卸新郎装,乘坐小轿(没有小轿则步行)去祖庙拜神。前往拜神的除新郎外,还有一位挑供品担的男人。供品有熟猪头、猪脚各1只,猪尾1条(意为全猪),熟公鸡1只。猪鸡均用红粬染红。猪头两个鼻孔,分别插有一支红纸花和一支柏树叶,鸡嘴含着一支红纸花和一支柏树叶。还有一些腐竹、粉丝,一杯茶叶、两杯水酒,以及香烛、鞭炮、纸钱等物。供品摆上神台后,烧香、点烛、燃炮、烧纸钱。拜毕回府。

18、换妆

新娘被背进洞房后,其家婆一手提个空鸡笼,一手抓握一条2米多长,中间直径约4厘米,两头套有尖尾铁管的禾梢(挑禾秆和茅草用的木杠)进入洞房,接亲者故意问道:“你去干何事来?”“我去放鸡和带孙子来。”新娘的家婆有意这样答,以示她的命运好。说完,把禾梢竖靠在新娘坐的壁角,鸡笼放在墙脚下。接着,把新娘头上红罗帕和鞋面上的缝衣针卸下插在洞房四个壁角上,然后帮新娘脱去露水衣和花鞋,换穿上拜堂用的红衫托袖织绒袄,腰系织巾裙,脚穿拜堂鞋。一边脱,一边呼彩:“脱上身(衣),买田新;脱下身(衣),买屋新。”同时把新娘的手镜(直径约8厘米)解下放在条台上。条台上置一盏油灯,灯下压一张红纸,以示婚后红红火火,如意吉祥。

19、喝交杯酒

新郎从祖庙拜神回来,宴门师便领他进洞房与新娘会面(俗称会亲)。宴门师和新郎踏入洞房,家婆即叫新娘站立起身。新郎随即用手掀去新娘头上的红罗帕(有的地方,新郎用纸扇头先轻敲一下新娘的头,然后才用纸扇头挑去罗帕。传说先敲一下头,日后新娘较听老公话)。宴门师从条台上端来两杯酒,左手一杯,右手一杯。杯里放有一只用红粬染红了壳的鸡蛋(有的地方不放鸡蛋放红枣)。宴门师先将左手里的酒杯微举呼彩:“手端金杯圆丁当,今日相公会新娘;两人饮起交杯酒,早生贵子状元郎。”呼毕,将酒杯递到新郎的嘴边。新郎作饮酒状。接着宴门师又将右手里的酒杯微举呼彩:“手端金杯圆岽岽,今日新娘会相公;两人饮起交杯酒,早生贵子状元红。”呼毕,将酒杯递到新娘的嘴边。新娘作饮酒状。饮毕,宴门师放回酒杯于条台上,然后拿起手镜绳打了个堂心结(又名穿心结、狗耳结),叫新郎和新娘各抓住一边绳头轻轻一拉,结头便被化解了。新郎母接过手镜绳系在禾梢上。

20、拜祖堂

新郎和新娘拜祖堂(俗称拜堂)时,新郎仍然头戴礼帽,帽圈左右两边插有一支红瓣黄蕊的纸花,身着长衫,右肩斜绊一条红皱纱于左腰边打个叉结,纱尾拖至左腿边,脚穿新娘做的黑色新布鞋。新娘两手执一把漂亮的白花纸扇(新娘专用扇)和一条手巾遮住脸面,由客婆和送嫁人牵陪出祖堂。祖宗牌位前神台,点着两盏长明油灯。香炉缽点燃有一对长约5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大红烛和一些神香。香炉缽前面摆放有去祖庙拜神那套供品。供品前面放有一个铜盘(用来装利事钱的),旁边放有礼品。神台前正中地面横摊着一张新草席。新郎站在席上的大片处,新娘站在席上的小片处,面向祖宗神台,两者之间留有一米左右的空间,用作领拜人员的进出通道。拜堂开始要燃鞭炮。上厅和中厅均挤满了人,有领拜者和观拜者。领拜人的先后顺序是有严格规定的。最先领拜的是媒人,其次是新郎的祖父祖母、父亲,其后是新郎的外祖父、外祖母、舅父母,村族元老,亲房长辈,疏亲长辈,表兄,好友。凡是接亲那天吃了新郎家的早饭(亲朋筵)者,都要去领拜。领拜者从中间通道大片进入,先向祖宗神台行个鞠躬礼,然后将利事钱(硬币)从低至高,逐个放入铜盘,发出一串哒哒哒哒的声音,完后转过身与新郎相互点头行礼后从小片出来,一个接一个领拜。领拜者拜后都由客婆发一份礼物。新郎的至亲长辈有一双新娘做的新布鞋和一条手巾,其余的一把纸扇和一条手巾。

领拜时,看热闹的已婚男青年,有的用手指或薄竹片偷弹新郎及其父、舅父的耳朵;有的用苦楝籽掷击新郎的头部;有的用食指涂上猪油后抹上锅底的黑烟灰,伺机在新郎的嘴两边画“八”字须;更有甚者用荷树皮的粉刺撒入新郎的衣领,使新郎奇痒难忍。以此取乐。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取乐,均不得把新郎的礼帽弄落地,否则会犯大忌,招来麻烦。为了保护新郎免受或少受他人袭击,新郎的姐妹们用毛巾围裹新郎的颈部,手拿小箩盖站在新郎身后护卫。若无人护卫或护卫不严,新郎的耳朵将被人弹到红肿,面孔会被画成大花脸。最后领拜的是新郎的母亲,她领拜完毕,接亲者便将铜盘的利事钱全部倒入新郎母的围裙兜里。拜完堂,客婆和送嫁人一同陪新娘回洞房。

nine(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