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古寨“方伯第”祠堂实施修复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近日,龙湖古寨“方伯第”祠堂正在实施“抢险加固”工程。记者采访了解到,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方伯第”祠堂因为年久失修,一直残破不堪。近期,有关单位筹集了近46万元的资金,用于该祠堂的修复工作。  17日上午,记者来到“方伯第”祠堂,只见10几名工匠正分成几批,分别在各进大厅中忙碌着,他们有的将锯好的木质构件安放在祠堂天花板支架上,有的则不顾烈日暴晒,在祠堂的屋顶上填补瓦片。在屋内,记者一眼便可望见新装上的横梁和木雕托件。

  负责该工程的林师傅告诉记者,这次抢险加固工程,主要是对“方伯第“一至四进中部分房间进行修复,这些房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丢失杉木桁条、木雕托件,以及局部坍塌或者破漏。同时,祠堂的左右后火巷门也需进行修复,火巷门亭的寄生榕树也要清除。“我们从6月21日开始对祠堂进行修复,由于文物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加上方伯第厝顶部分结构过于复杂,施工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整个工程预计需要2-3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林师傅说。

  据了解,方伯第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是明嘉靖福建按察使、广西左布政使、潮州先贤刘子兴裔孙刘正兴(字葵如)的宅第。该第坐北向南,四进一后包带后花园布局,以中式建筑为主,配以西洋装饰。主体面阔23.1米,进深64.3米;从厝阔5米,深33.1米,总占地总面积约1650平方米。该建筑有大量精美的彩画、石雕、木雕、灰塑、嵌瓷等装饰,是潮州民国时期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

  “方伯第祠堂是龙湖古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国建筑之一,但是,因为年久失修,部分构件出现破损的现象。自2012年该祠堂被评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后,其保护工作得到重视。近期,有关部门还筹集了近46万元的资金用于祠堂修复,修复工作完成后,祠堂将以更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各地游客面前。”潮安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陈传荣说。

caibo(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