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是蒙古古部名。鄂尔多斯地区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地理概念。它指的是黄河中断、阴山之南,被大河从西----北----东三面环绕的属于黄土高原北端的延续地带,这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这一地区,秦汉时称“河南地”、“新秦中”,明代以后称为“河套”。《明史》上说:“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清人杨江《河套图考》说:“河以套名,主形胜也”,“譬河以绳,所套之地是也”。15世纪中叶,蒙古鄂尔多斯部开始驻牧于此,故又称之为鄂尔多斯地区、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地区除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全部以外,还包括与之相邻的巴彦淖尔盟的后套和宁夏、陕北的一部分地区。
2地区资源编辑
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鄂尔多斯文化资源,承继这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繁荣富庶的鄂尔多斯,塑造鄂尔多斯形象,弘扬鄂尔多斯精神,让鄂尔多斯大步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鄂尔多斯文化,发掘鄂尔多斯文化资源,对于华夏文化研究的深入,对于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鄂尔多斯文化的民族特色这一论题展开一些初步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探索,尚祈方家示正。
古代鄂尔多斯地区,沃野千里,又有大河环绕,水草丰美,气候湿润,资源富集,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家园。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古代“河套文化”的发源地。“河套人”是迄今为止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离今约35000多年。“河套文化”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古文化。鄂尔多斯地区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摇篮,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共同活动的历史舞台。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鄂尔多斯的文化面貌即十分典型地反映出这样的特征。几千年来,许多经济形态不同、人口众寡不同的民族在鄂尔多斯地区生活过,其中有不少古老的民族经过多次的交融之后,已逐渐消失,它们已融合到其他一些民族之中去了。但是不论其至今是否存在,更不论其至今是否生存在鄂尔多斯地区,在鄂尔多斯地区的开发建设中,都曾做出过贡献。它们在鄂尔多斯文化的生成、发展与繁荣中都发挥过别的民族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些众多的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培植了鄂尔多斯文化。鄂尔多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今择其大端列数三五以见其概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