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固定经济收入,没有家庭牵绊,刘锦森的平常生活除了每两周三次的透析,就是参加志愿活动。正如他说的“透析时,我是病人,活动中,我是志愿者。”透析是痛苦的,但想到透析后能够和志愿团的队友们在一起,参与实实在在的帮扶志愿活动,刘锦森嘴角露出了笑容。
阳春市彩虹志愿团自2009年12月25日的平安夜成立以来,开展了百余次志愿活动,为无数贫困家庭送去了温暖。得知家住石湖旧寨的林桂英老人数年来席地而睡,生活难以为继这一情况后,刘锦森在志愿团里发起了爱心接力活动,得到了三十多位社会爱心人士的响应和支持。2010年3月6日,在刘锦森的带领下,大家来到林桂英老人家里,各自发挥出特长,为老人架床铺褥,洒扫庭除,修缮厨房,临走前还留下一批生活用品。这次活动给刘锦森留下很深的印象,提起这件事,他总是很欣慰地说:“参与这次活动的有阳春的企业家还有公务员,很多都是家庭富有的子弟,但我们来到林婆婆脏乱不堪的住宅时,大家都在那一瞬间褪去了所有的身份,平日穿戴整洁的也抄起铁锹站在恶臭不堪的牛栏里铲着厚厚的牛粪,平日十指不沾泥的也徒手和起黄泥搭起灶台来了。虽然我们身份各异,但在志愿活动时,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没有尊卑,没有贫富,每一个人都渴望做得最好,每一个人都渴望将自己的善良和爱心传递给别人。”
“彩虹志愿团就是要让彩虹挂满每个人的心空”,通过一些活动,刘锦森越发感觉到,从事志愿活动不仅帮助了弱势群体,也让志愿团的每个人得到了历练,得到了快乐,正如他说的,“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真善美的,只是他们缺乏一个展现的平台,缺少一个自我观摩,体悟成长的空间。”献出爱,收获成长,亦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现在,我们最苦恼的是,如何找到真实而最需帮助的志愿扶助对象。”刘锦森坦言,很多人都渴望得到帮助,但是真正符合帮助条件的却很少,加上志愿者们都有家庭事务和工作,甄别筛选扶助对象成了真正的瓶颈。
随着彩虹志愿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吸收了近五十名会员,在这些会员里,有公务员,有教师,有个体户,有医生,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聚集在这片彩虹之下,各尽所能,以志愿活动为平台,将彩虹带给阳春社会的各个角落,让温暖长驻漠阳江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