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人物--李贤凤

家乡区县: 韶关市南雄市

 李贤凤,1934年出生于南雄市湖口镇矿岭下地山村。1947年8月,年仅13岁的他参加了由共产党人徐道昌领导的南雄县独立大队。之后,跟随徐道昌的独立大队辗转赣粤湘地区,在南雄的油山、帽子峰等地进行游击战争,打击国民党的清剿部队。

1949年5月,为迎接南下大军,李贤凤随游击大队一起,从南雄的大塘出发,奔赴湖南的的桂东、桂阳等县;7月,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又长途急行军开赴江西赣州迎接陈赓部队。9月16日到达赣州。在21日至22日召开的赣州会议上,张尚琼任南雄县委书记、县长兼南雄县公安局局长等职,李贤凤为张的警卫员。23日,他随南下大军参加解放南雄的战斗。24日,南雄解放,随张尚琼进入新成立的南雄县人民政府,仍担任张的警卫员。

1950年12月,被挑选参加新中国空军体检,尽管“年龄不够、身高不够、体重不够”,但由于有3年的游击队作战生涯,因而得到前苏联军事专家的赞赏而被通过。当时,广东全省有1000多名陆军参加空军体检,录取的却只有60多人,而正式进入航空学校的仅有11人。

录取后,李贤凤于次年3月到了吉林省长春市航空第二学校接受3年的文化知识学习和正规飞行训练。开始的半年进入速成文化班进行文化课和系统的航空理论学习。1952年3月进行正式的驾机训练。

由于李贤凤在家乡只读到小学二年级,文化基础差,因而学习和训练异常困难和艰苦。在学习期间,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十七、八个小时,硬是把文化课补了上来。在飞行训练中,他更是勤奋刻苦,虚心请教,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的驾机训练。

3年后,李贤凤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成都空军航空兵十三师当飞行员,1955年调江苏省徐州机场工作,1958年飞行水平达到四种气象(昼夜)飞行员,可驾机执行任何飞行任务。

1958年,李贤凤驾机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他又驾机再次飞行在青藏高原上,参加对印自卫反击作战,胜利地完成各种飞行战斗任务。

1964年5月25日,李贤凤接到上级通知,说有重要任务要立即去北京到空军司令部机关报到。到北京后,李贤凤还不知道这个重要任务是什么。在看完有关原子弹爆炸的电影、张爱萍副总长宣布保密纪律和各飞行员表态后,才得知这个重要任务就是运送第一颗原子弹及爆炸后驾机取样。

接受任务后,李贤凤担任伊尔—14型飞机(编号14402号)的机长,负责装运原子弹及配套器材和运送蘑菇云中取回的样品。任务重大,要求很高。5月底,他带领机组人员克服气候不稳定、机场简陋等困难,进行飞行演练。1个月后,演练解决了恒温问题,突破了运震率的难题,达到了这次非常运载的飞行要求。

8月上旬,李贤凤和其他飞行人员一起,正式执行运送原子弹的任务。他带领机组连续低空飞行数次,把原子弹顺利地运送到目的地。中旬,参与执行任务的5架飞机全部到达,成立了临时飞行大队,李贤凤被指定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运载原子弹后,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取样任务要求在原子弹爆炸时,取样的飞机立即起飞,在规定的时间爬升到规定的高度,平飞穿过蘑菇云这团火球进行取样,5秒种内完成任务,达到取样数量。这个任务比运载原子弹更加艰巨更加危险,但因当时我国还没有无人驾驶飞机,上级决定由李贤凤和他的飞行大队来完成这一非常取样任务。

部队领导选定了爬高性能较好的15503号飞机,并决定由郭洪礼任机长。确定机组后,飞机进行了改装,以达到要求。之后,进行试飞,把发现的在规定时间内爬不到规定的高度、高空结冰和穿防化服装等影响飞行员视线等难题逐一解决。

10月16日下午3时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壮观的蘑菇云直上蓝天,极为炫目。30分钟后,取样的飞机钻进了庞大的蘑菇云,5秒钟后完成了收取样品任务。如此进行了两次,保证了样品剂量充足,才奉命返航。

样品取到后,李贤凤于是日下午4点08分率机组送样品飞往北京。他们沿途克服恶劣天气,经兰州、西安、太原加油后,经过8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于第二天凌晨2点16分到达北京,把样品安全送达。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后,在基地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李贤凤和郭洪礼两个机组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并每人获一等功奖章一枚、一等功证书一本。

参加运送原子弹后,李贤凤先后于1966年、1974年和1975年3次前往前苏联进行学习。1990年,已授大校军衔、56岁的李贤凤停飞离休,与妻子梁玉珍居住在湖北省武汉空军干休所(即广空王家墩干休所)。

李贤凤的妻子梁玉珍是贵州省人,曾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直属队幼儿园任教师。1958年11月,经战友介绍结为夫妻,育有两女一男,现均已成家立业。她曾下放到北大荒,后一直随军在部队幼儿园工作。梁玉珍是个贤惠的妻子,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与事业,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在家教育好3个子女,使他们都得以成才。

飞行了37年的李贤凤,离休后积极撰写回忆文章。作为解放后南雄县首个县委书记兼县长张尚琼的警卫员,为张尚琼在解放后蒙受的不白之冤感到愤慨,曾撰文追忆他革命的一生,被收入到《张尚琼文集》中。

李贤凤于1986年、1996年、2004年和今年国庆节4次回家乡南雄,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欢迎并安排好食宿。每次回南雄后,他与妻子梁玉珍都要到老家看看,与战友会面,共叙乡情友情。去年,他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亲笔撰写了参与运送原子弹的经历文章。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纪念日,《羊城晚报》刊发了《空运原子弹穿越蘑菇云》文章,并配发多幅图片,引起了轰动,李贤凤英雄事迹才被家乡人民所熟悉。

放恣(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