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大士阁

家乡区县: 广西合浦县

大士阁又名四排楼,位于合浦县城东南85公里的山口镇永安村内。大士阁因过去在阁楼上曾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该阁始建于明初,清道光年间曾重修一次,为中国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合浦县山口镇永安村内,距北海市区108公里。合山高速公路可达。该阁为中国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是合浦县历史悠久,建筑艺术精湛,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文物旅游景点。

大士阁自明代至清代合浦地区曾遭多次风暴袭击和地震摇撼,附近几里内庐舍倒塌,唯独大士阁岿然屹立。大士阁在建筑学上有很大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大士阁列为中国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该阁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道光年间曾重修一次,为中国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是合浦县保存最长久的一座古建筑物。大士阁占地面积397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3间,进深6间,分前后两阁,上下两层,两阁相连,浑然一体。穿斗式与台梁式结合的木梁架,全用坚硬的格木制成,以榫卯相连。两阁均以四柱厅为中心,上层以木板围护,下层敞开无围护。重檐歇山顶脊上均饰精美的灰雕,两侧有各种形象生动的鸟、兽、花卉浮雕。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时期的遗风,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现底层建筑面积为167.5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8. 大士阁5平方米,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据史料记载,明初倭寇常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朝廷为防御倭寇,在永安城建“千户守御所”,并在城中央建造大士阁以便于防守了望。全阁坐北向南,分前后两阁,上下两层,两阁相连,浑然一体。穿斗式与台梁式结合的木梁架,全用坚硬的格木制成,以榫卯相连。两阁均以四柱厅为中心,上层以木板围护,下层敞开无围护。主要承重结构为36根木圆柱,围成长方形。柱脚不入土,支承在宝莲花石垫上。石垫只入土10到15厘米,下面无基础。各柱间有72根木梁(牵木)连系着,屋檐有三级挑梁,每级均有木垫子承托,亭内各梁间也有木垫子作支承。全阁梁柱均为榫卯连接,无一钉一铁。所有屋脊、飞檐和封檐板等处,均雕塑或绘有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麟龙鹤凤、飞禽走兽和奇花异草,极为壮观艳丽。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时期的遗风,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据志书记载,自明代至清代合浦地区曾遭多次风暴袭击和地震摇撼,附近几里内庐舍倒塌,唯独大士阁岿然屹立。

包家燕(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