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鄂托克

家乡区县: 内蒙古鄂托克旗

      近年来,鄂托克旗党委、政府,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民俗传统特色文化活动,使全旗群众文化事业得到了健康繁荣发展。鄂托克旗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旗委、政府,把发展民族民俗文化事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和经费上对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予以大力扶持,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定》的同时,逐年递增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事业的投入,深入挖掘地域、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改观,文化阵地进一步巩固。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发展繁荣,特色文化蓬勃兴起,文化产业开始初具规模,民族民俗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文化活动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体项目,在政策、经费等多方面给予了鼓励和扶持。使赛马、赛驼、搏克、布鲁、健身安代舞等一大批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和健身项目得到了发展,2008年至今,先后主办和承办了鄂托克旗首届“飞骏杯”走马速度马大赛、鄂托克旗首届“驼鸣杯”骆驼比赛、鄂尔多斯市第二届蒙古象棋邀请赛、“乌仁都西”首届鄂尔多斯民间故事电视大奖赛、“福强杯”鄂尔多斯市第四届原生态蒙古语老年文艺汇演、“巴拉根桑杯”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蒙古语电视小品大奖赛、第三届“阿尔寨杯”鄂尔多斯长调民族演唱电视大奖赛,蒙古族长调、呼麦、鄂尔多斯“乃日”搬上了国际舞台。

      坚持整合资源、提升品位,完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投资近亿元实施文化艺术中心、综合博物馆、苏木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草原书屋”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四级文化网络渐趋完善。中国蒙古学·阿尔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阿尔寨高层文化论坛,阿尔寨品牌影响力和地区文化软实力大幅提高。编创完成了《我从草原来》纪录片,文化刊物《阿尔寨》和《玛奈乌兰牧骑》等书籍出版发行。

      鄂托克旗经过大规模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旗文化单位为龙头,苏木镇文化站为枢纽,嘎查村文化室为辐射的三级文化网络,全旗公共文化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旗文化单位每年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6次以上。“广场文化活动”45次以上。各地区结合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民间文化发掘与保护,对“鄂尔多斯乃日”等进行调查、收集、整理,200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鄂托克旗的民俗文化一直在传承着。

乐123321(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