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城隍庙座落在玉屏山麓,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住持张来翕“庀材鸠工,大兴土木,重建殿宇,培修院台。惟以余积支持,稍藉募捐资助。精一心以图画,历三载而告成”。“又且广栽繁荫,力谨维持。挺松柏之千章,郁青杉之十亩”(清·孙天宁《重修城隍庙碑》)。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庙毁于火。次年,灌县知县陆葆德主持重建。1940年前后对城隍庙又进行了维修。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封建世俗性很强的庙宇。庙宇设计,风格独特,依山取势,依坡形地势建筑,结构极为谨严奇巧。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来此考察后,认为这是富有道家哲学思想的道教古建筑。自下仰望,建筑群分为上下两区,呈丁字形。登百余级石阶,进头道山门,两旁为“十殿”。在一条30余米长的上行梯道两侧,呈对称跌落布局。每殿相邻,可见层层飞檐,如入云霄,有一种森严神奇之感。有蜀中“鬼城”之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