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家乡区县: 潍坊市高密市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是适应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需要,逐渐发展建成的教学型校区。  高密校区位于高密市密水街道杏坛西街1号,紧邻高密市政治经济商业中心,毗邻高密市植物园,周边环境优美、风景秀丽。高密校区规划占地800亩,目前有在校生1800余人。

  高密校区是青岛科技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学生由青岛科技大学统一招生,所有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培养模式实行全校统一。目前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本科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财务管理、产品造型设计等9个专科专业。

  校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上千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实现了三校区图书资源共享;基础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实训中心、语音室(含无线发射台一个)、计算机中心等教学实验设备设施齐备。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对教师及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目前有教职工120余人。教学师资及主要管理人员由青岛科技大学派出,后勤、基建、安全保卫由高密市提供保障。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师资及管理队伍。

  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高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将建成“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条件优越”的教学型新校区。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不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按照《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着力加强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校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实施规模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现实,更新观念,健全校地合作办学新机制;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创新的原则,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校区的持续和谐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校区整体竞争力。

  (三)、校区定位与总体发展目标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是在高密市的大力协助下,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师资力量和学科专业优势,适应山东省经济社会发2展需求,特别是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需要,逐渐发展形成的。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校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校区的办学指导思想,争取到2015年左右,把校区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条件优越”的、以理工为主,本专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校区。

  (四)、主要发展指标

  ——办学层次。教学型校区,办学层次为“本科 专科”,初期仍以专科为主。

  ——办学规模。8000人,争取“十二五”规划前三年突破6000人在校生规模。2011年争取招生2000人。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青岛两校区同等教学水平。

  ——专业设置。到2015年,本专科专业总数达到25个左右。逐步加强课程建设,争取1-2人获得校级教学效果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效果优秀奖)。

  ——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将生师比稳定在20:1,按照学校选派现任教师为骨干、定向高密校区招聘的教师为主体、返聘教师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方式,建立约4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适当引进博士,逐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使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以上。

  ——办学条件。到2015年,校区占地达到800亩,其中到2012年,校区占地达到600亩,建筑面积达到20.56万平方米,校区二期基本完成主体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校区功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不断加大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投入力度和装备水平;加大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丰富图书馆馆藏,确保年均增加图书资料2万册以上;实现校园的信息化、数字化、生态化。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杨心茹的网络能力秀

小蛐蛐(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