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居住民俗,基本和全国一样,大同小异,中国民宅坐北朝南是一种秘密。
我国民宅(城乡)主屋(堂屋)都是背面向北,房屋的前面朝南,这种住房的布局有很大的好处,是我国的气候特点决定了这种布局。特别是北方更讲究,罗庄的民间住宅坐北朝南自周朝以前就有这种习俗—“以相民宅”(《周礼·地官·大司徒》),坐北朝南是向阳,“经山阳之旧居”。
我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背陆面海”的国家,北回归线过我国南部,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在这一广大的地区内,太阳多偏南方,东升西落,冬季太阳高度角小,住宅的主屋门和窗朝南,可使更多的阳光斜射入室内,保持室内温度。而在夏季,太阳高度增大,太阳射入门窗的光线就少,能保持室内凉爽。因此,这样的住房建筑有利于居室内保持冬暖夏凉。罗庄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多偏西北或北或东北风,寒冷干燥,春季东南风多,夏多偏南或西南风,暖热湿润,所以主屋宜人居住。“坐北朝南”的住宅能减少室内冬夏季的温差,对居住人的健康有利。村庄很少有走北门的住宅。
罗庄一带(含鲁南苏北)住房和院落最讲究的是四合套房(四合院)。旧时富裕的少数家庭是坐北朝南的堂屋和东西南屋(一家住房各有讲究),其大门也很讲究,一般是结实、美观的双扇大门,以黑漆和朱红色的漆,对着大门有迎宾墙(没有迎宾墙的可用冬青树或花木的,既美观又吉利)。如不是四合院的住宅,周围墙高,财主家门口有土炮楼,家院房屋都是小瓦、大瓦盖脊顶,大多是石墙根或砖墙根,有白布尺宽厚的土墙,对防地震很有利。贫富家庭不一样,建筑材料各一,结构有差异,有一种说法:富人家房屋防水不防震,穷人家房屋防震不防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