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大规模建村始于南宋初年,古称“迫岗”,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从古至今,碧江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
顺德碧江村在大良北面11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最鼎盛时期曾有3万多人口。该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碧江村现存的祠堂、宅第、民居、书塾、园林等明清古建筑共有1万多平方米。由于经济与科名、文化的发达,碧江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古建筑资源。祠堂、书塾、古桥等处处可见。清咸丰《顺德县志》留下“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百金,而莫盛于碧江”的记载。碧江的古建,仍保存得较完好。其中金楼及古建筑群包括金楼、泥楼、见龙门、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苏三兴大宅等建筑,已于2002年7月17日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泰兴大街祠堂群、村心祠堂群、德云桥等古迹成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清咸丰《顺德县志》中载碧江属龙头堡,民夹水而居,百货辐辏。而龙头堡多商、农之业,弦诵在在有之。由于水上交通方便,历史上已形成集市,百多年前已形成三圩六市,为顺德县农村四大圩镇之一,素有“文乡雅集”之称。造纸、腌笋非常有名,米行等各业兴盛,为广州货物的一大中转站之一。
科名从宋代就开始彰显,共走出了26位进士和145位举人。著名的碧江名人有宋元祐中制科进士、太尉右丞苏绍箕,宋殿前指挥苏刘义,明布政使苏葵,明末梁若衡,清“惠门四俊”之一的苏珥,还有清乾隆年写出《女学言行录》的李晚芳等等,多不胜举。 由于经济与科名、文化的发达,碧江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古建筑资源。祠堂、书塾、古桥等处处可见。清咸丰《顺德县志》留下“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百金,而莫盛于碧江”的记载。碧江的古建,仍保存得较完好。其中金楼及古建筑群包括金楼、泥楼、见龙门、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苏三兴大宅等建筑,已于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泰兴大街祠堂群、村心祠堂群、德云桥等古迹成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碧江保留了金楼、泥楼、职方第等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民居,以及慕勤堂苏公祠、肖岩苏公祠、五间祠等岭南祠堂建筑。村心街、泰兴大街更集中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金楼等16处保存较好的明清历史建筑。为珠江三角洲民居、祠堂标本部落、传统宗族文化、近代工商文化等,提供了完整、重要的物证。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uocj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78518031 谢谢支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