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篇
我在广东省的最后一次早茶奉献给了中山的金辉煌餐厅。到这里一看就知道周边邻里一定会经常来这里吃早茶。餐厅里聚集着许多老人,还有一些打包带走的上班族。我坐在那个喷着蒸汽的机器旁边,看着形形色色的人去取各式美食。这里的味道很平民,却很美味,比陶陶居要好许多,毕竟要讨好这些挑剔的本地人的味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午餐篇
在广东必定要吃一吃海鲜,尤其是来到中山。南朗镇的咸淡水海鲜鼎鼎大名。这里是珠江出海口,咸淡水交汇,海鲜也很肥嫩。可惜季节不对,因此无法体会极致的美味。颇费一番周折我们才找到崖口人家餐厅。在这里我们意外地吃到了重壳蟹。重壳蟹是青蟹在换壳时候的别称。通常夏秋之际是青蟹换壳的季节,此时蟹才刚刚长成,新壳未硬,还藏在未退的旧壳下面。硬壳下有层由脂膏形成的软壳,口感很独特,有点像脆骨,但由于壳很薄,因此口感比脆骨更软一些。据说这薄薄的蟹壳聚集了全蟹的精华,因此被戏称为蟹中的“膏富帅与膏白美”。重壳蟹的蟹肉肥满甘甜,吃起来十分满足。煎过的白鸽鱼味道一般,口感很酥脆,但是少了鱼本身的鲜甜。白煮白虾很有平民的味道,就是一把白虾,一把青葱,一把胡椒和一些盐,制作简单朴实,味道也是如此。
晚餐篇
晚餐无关起床早晚,因此天天可食晚餐。就本次美食之旅的经验而言,不得不说,中山的美食要比广州好吃,此行惊艳之菜都是在中山尝到的。
比如中山的石岐佬餐厅。这个餐厅类似大排档,你可以看见大多数中山名小吃的制作过程,像煎堆、小榄炸鱼球、乳鸽等等。石岐乳鸽可以算是享誉海内外了。这道菜是来到广东让我为之一震的第一菜。女子的十三四岁是豆蔻年华,我想,乳鸽的十三四天也应该算是它的豆蔻年华了。石岐乳鸽便是选用十三四天的乳鸽作为食材。乳鸽皮极酥,肉很嫩,味道调得也恰到好处。一人便可干掉一只。有时一间餐厅的某样菜品非常好吃,其惊艳程度会让其他菜品顿时失去颜色。这只乳鸽便是如此。这里的煎堆很脆,但是有些油腻,口味不如同等质量的麻团好吃。鱼皮饺在乳鸽的衬托下就不那么出彩了。
中山沙溪的荔苑隆都菜馆,荔枝木烧鸡的惊艳甚于石岐乳鸽。这里的鸡是现点现烤现吃,刚刚烤制好的鸡一端上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口鸡翅,发现鸡极烫手,废了半天劲才扯下一节翅膀,一咬,皮在嘴里“啪”地就碎开了,烤制的味道也好极了。本来还在考虑如何吃剩下的那只整鸡,服务员就走来默默地帮我们撕开鸡肉。才发现应该是鸡端上来,服务员帮我们撕开鸡肉,然后再吃。估计服务员看见我们迫不及待的吃相,肯定觉得很好笑。小时候看过《射雕英雄传》电视剧,里面洪七公吃黄蓉给做的叫化鸡时,手里拿着鸡腿,津津有味的用牙撕下鸡腿上的肉,看得我满口生津。这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出现,我也尝试过拿着鸡腿啃,但是这些鸡腿都无法让我津津有味的啃。这次吃鸡,终于满足了我小时候的梦想。未曾想到鸡腿的肉非常之嫩,咬一口,竟然还有肉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在吃极好的烤牛排时才会有肉汁从肉中流出,未曾想鸡肉做好了也会有肉汁。最多三分钟,盘子里就只剩下鸡骨头了。此处的沙溪扣肉值得一尝。虽说瘦肉有点老,但是肥肉极香,配着满是肉香的乐昌芋头,太美味了。
中山东升镇鱼米之乡的脆肉鲩鱼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惊艳。大块大块的鱼肉吃起来像猪肉似的,脆倒是很脆,但是鱼本身的鲜香肥腻就没有了。我还是喜欢鱼本身的味道,而不是口感像肉似的鱼。之前总是听说吃鱼要吃鱼腮下面和鱼尾的肉,那里老活动,肉好。但任我如何品尝,都尝不出那些口感很死的肉有什么好吃,我还是喜欢鱼腩的肥腻。后来经我不断猜测与思索终于想出,或许是因为海边河边的人多吃鱼而少肉,因此便觉得那些如红肉般的部位好吃吧。
中山东升镇鱼米之乡的脆肉鲩鱼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惊艳。大块大块的鱼肉吃起来像猪肉似的,脆倒是很脆,但是鱼本身的鲜香肥腻就没有了。我还是喜欢鱼本身的味道,而不是口感像肉似的鱼。之前总是听说吃鱼要吃鱼腮下面和鱼尾的肉,那里老活动,肉好。但任我如何品尝,都尝不出那些口感很死的肉有什么好吃,我还是喜欢鱼腩的肥腻。后来经我不断猜测与思索终于想出,或许是因为海边河边的人多吃鱼而少肉,因此便觉得那些如红肉般的部位好吃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