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县的文物遗存比较多,南朝梁大通中(528年)设置高州,旧治在今长坡镇旧城村,至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结束。在这段时间内,高州治虽然曾迁往安宁、良德等县城,但从唐代大历十一年(776年)回迁至电白县(今长坡镇旧城村)后,一直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州治一直设在旧城。宋代开宝五年(972年),潘州并入高州,仍治旧城。这时高州地域扩大,经济发达,来高州贸易和游览的众多。人们仿效“潇湘八景”,选择最能代表高州风貌的四个景点称为高州四景,元代因之。“高州四景”分别是:大谢通天、石狗含烟、鳌鱼吸水、石井生莲。
大谢通天
这是大谢岭山景。大谢岭又称谢赖山,位于旧城东北部,长4公里,宽2公里,主峰423米,上有赖冈,冈顶建有通天谢赖大王庙一座,山因庙而得名。赖冈周围建有村落24条,均以坑为名,如金坑、银坑等,称二十四坑。据民间传说:占据此岭的是一个大魔王,名叫大谢王。大谢王早出晚归,残害人民,各垌人民深受其害。住在旧城内冯家村里的民族首领冼夫人要为民除害,决心降服大谢王。大谢王也并非等闲之辈,也想与冼夫人一比高低,以显示自己的魔力。他走到高凉山下的冯家村与冼夫人斗法。大谢王先发制人,他举起巨型大铲,往旧城狠命一铲铲去,想把冼夫人与旧城内的冯家村一起铲掉。这时,只见冼夫人侧身一闪,右手用剑往大谢王的铲柄轻轻一按,大谢王的大铲立即移了位,铲口正对着旧城冼太庙门口的大广场,结果把大广场铲出了一个十多亩宽的大坑,后来成了一张大鱼塘。冼夫人用左手拨转大谢王大铲的瞬间,右手又同时举起纸扇,朝大谢王的右肩上用力一拍,大谢王慌忙往左一躲,躲过了冼夫人的拍击。冼夫人的纸扇打不着大谢王,但却把大谢岭下方圆数十里的地方打出了二十四条山坑,后来这二十四条坑变为二十四条村,即今之金坑村、银坑村……大谢王见状,大惊失色,自知不是冼夫人对手,便当场伏倒于地,甘拜下风,表示服从冼夫人调遣,不再残害人民。大谢岭也成了广大群众登高游览的场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