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钱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中写道:“在今山西离石县境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史籍中记载的地名有六处之多,其中有四个铸有货币地名的城市,可知当时此地必为富庶,经济自然繁荣。”在赵国的70多处铸币城邑中,离石、蔺所造地名钱币市场广阔,非常出名。如“离石币”有圆足布大中小三型、平首布和环钱。特别是“蔺币”品类完整,有八种币型,即圆足布大中小三型、刀币、方足布、平首布和环钱,此外还有蔺半钱币,在战国时期的货币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地理位置形成了秦晋战略通道和繁荣的边贸
黄河天险隔秦晋,自古而然。但考古成果和当今语言历史文化的现象表明,黄河不仅没有阻隔了秦晋的往来,反而成为共同生产生活的条件。战国时代,三川河沿线虽然长期属于赵国所有,但也是赵、魏、秦三国的边界。战争时互相争城掠地,吴起为魏将时,曾在离石区吴城至陕北吴起县一线垒堡筑城抗秦,秦国也曾多次攻占赵国的蔺、离石。《史记》中《秦纪》《赵世家》《魏世家》《六国表》以及《战国策》中十多次提到这两个地名,充分说明其位置的重要。
从交通角度讲,要把赵国晋阳盆地与秦国北地、上郡物资商品互通有无,三川河流域是连通东西最好的天然通道。其东进路线是:吴堡(秦国)过河→蔺(赵)→离石(赵)→吴城→汾阳→晋阳。离石一带的北川河、南川河,又形成了晋西部南北的交通线。这种交通格局与地理位置,一旦出现相对时间较长的和平环境,这一区域就形成了秦、赵、魏三国的自由贸易区,其边界贸易必然十分繁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