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黄土

家乡区县: 吕梁市 离石区

古 土

即“离石黄土”,是现代地质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黄土分布于中国北纬34~45°地区,主要堆积于海拔2000米以下各种地貌单元上。总面积38平方万公里,构成世界最大、堆积最厚的黄土高原。堆积区处于沙漠—黄土带东南部干旱、半干旱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地。堆积始于距今240万年前,至今仍在进行。

根据沉积特征、古生物、古土壤、地球化学及绝对年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刘东生院士将中国黄土划分为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及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其粒度组成与矿物组合,在空间与时间分布上均有一定规律。在黄河中游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有粗颗粒减少、细颗粒增加的趋势。这是中国黄土的风成特征。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分别占50%以上。

离石黄土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黄河中游等地区,因典型剖面在山西离石区,所以叫离石黄土。该土呈浅红黄色,较午城黄土为浅,较马兰黄土为深,以粉砂为主,不具层理,含多层棕红色古土壤,其下多有钙质结核,有时成层。离石黄土厚90—100米,构成黄土高原的基础。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又统称为“老黄土”。

离石—午城黄土中的古土壤属于褐土型,形成于森林草原环境;洛川、吉县马兰黄土中的古土壤属于黑垆土型,形成于草原环境,且发育较弱。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出现,反映了第四纪期间的干湿、冷暖变化,及晚更新世更显干冷的趋势。深化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的磁学性质的研究对古气候、古环境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xuefengfeng(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