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人物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情系学子写春秋——田 岚

她是学生眼里的妈妈,她把爱献给每一个学生,在她眼里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都要给予关心和照顾,不能一味的追求什么强制性的措施,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孩子们感到不是在给自己施加压力,她发现班里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完不成作业,而且作业质量很差,她感到这样下去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将会很大,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后,终于独创了“班级积分管理”法。她为班级学生设计了格言:人人为己争光,班级有我更精彩。学生在“争芳斗艳、成人成才”的竞争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奋进的信心。她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

乡村医生乡土情——李正公

1968年从县卫校毕业,1972年从郭村调到沁县北部最偏远山区牛寺乡西汤卫生院工作。36年如一日,他坚持每天骑车四、五十里路,给西汤村附近的老百姓就医看病,从未间断。2008年9月份李正公退休了,但62岁的李正公退休不退岗,继续用自己的爱心为山区的人们默默奉献着。多年来,就在这连接村村户户的山路上,诞生了山西省计划免疫规范先进卫生工作者等20多个光荣称号。他跋山涉水,千辛万苦,用36年的跋涉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李正公就是百姓心中的好人。

任劳任怨“美容师”——张奋仙

2007年,来到环卫队工作,负责县城西、南两条街道的清扫工作,由于她工作认真、勤劳肯干,且不计较得失,她被任命为时传祥组的组长。每天清早4点多,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时,她已经拿着清扫工具出门了,晚上10点多,她才回到家中,拖着疲惫的身子为儿子做饭。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低人一等,她说:“当我看到自己负责的街道被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时候,心里就感觉很敞亮”。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将水城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诚信守信拓富路——张玉明

松村乡朝仁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朝仁优质核桃培育基地带头人。他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带动朝仁村集中连片种植核桃3000余亩,生产核桃10万公斤,销售收入达到160万元。朝仁优种核桃基地成为省市闻名,我县面积最大、品种最优、效益最好的干果经济林开发基地,而朝仁种核桃也成为沁县核桃中的极品。而张玉明在2000-2009年连续获得长治市政府授予的优秀科技推广能手称号,2006年山西省乡土拔尖人才,长治市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又被长治市科协特聘为乡土核桃专家。

三尺讲台献青春——任志宁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任志宁从参加工作之日起,便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三十多年来始终如一的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为工作带病上课,为学生课后家访,节假日双休日几乎全用在家访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上。面对学生,全面倾注心血,追求全面收获,给予他们母爱般的温暖,所带过的每一个班组都能成为“模范班集体”,各项工作、教学成绩都遥遥领先,名列前茅。奉献使她倍感欣慰,奉献是她无悔的人生追求。

德技双馨传四方——卫秀芳

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内科主任医师,在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四十年如一日,对病人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坚持“医乃仁术”的古训,保持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本色,抱着一颗仁爱之心为患者服务,他从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对病人乱检查、乱开药,而是设身处地为病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想方设法为病人节约医疗费用,尽量使病人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自己的清白,被很多病人誉为“不收红包的医生”。

众口皆碑好媳妇——王新华

1992年,王新华嫁到了段柳乡段柳村,入门时间不长的她,就用勤快、孝顺、贤让,和家里融在了一起,说起王新华来,邻里都挑大拇指,都说张家捡回个宝。2006年,婆婆孙金仙患心肌衰竭。2009年,婆婆的病进一步恶化,不能起身,吃喝拉撒都得有人来照顾。入夏,为了让老人时刻感到凉意,她每个两小时就给婆婆翻一次身,每天至少擦三次身子,床单被罩更是勤于换洗,让老人安心养病。在段柳村,王新华孝敬老人的事被传为佳话,成为村上媳妇们的好榜样。

诚信经营一标兵——冯好忠

湖北省天门市冯庙村人,于1994年到沁县贸易大厦经营服装。在十几年的商海生涯中,冯好忠始终坚持以老实做人、诚信经营为根本,有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要为顾客保证质量,让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迎来更多的回头客,更好的维护商场的信誉。多年来,受到单位的多次表彰,也深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岁岁清明lyt(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