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漳河金岸 建设富裕家乡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一、弘扬水的优势,把沁县建成低碳生活基地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哪里有水,哪里就生机勃勃、植物茂盛;哪里有水,哪里就山川秀美、鸟语花香。南方因大海湖泊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杭州有了西湖才有了许仙游湖白蛇传的故事,才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水是万物生长的必备条件,没有水草木枯死、动物迁徙、一片荒凉、死气沉沉。沁县有水而且较为丰富,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个问题我们长期没有认识,多年困扰徘徊在“天上没有打的,地下没有挖的,山上没有砍的,河里没有捉的”现实中。只是田书记上任后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大胆提出“以水为魂,以土为根,建设中国沁州、北方水城”的理念,它像春风吹化了冰冻,驱赶了寒气,沉睡了一冬的草木苏醒过来吐出嫩芽新枝;他像春雨洗刷着人们陈旧的思想,浇灌着人们心田,滋润着“四以”战略,八字方针茁壮成长,扎根沁州大地。经过沁县十八万人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建成九湖围城、青山碧水、鸟语花香、市场繁荣、适宜人居的地方。为把水城建设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千古伟业,必须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发展道路。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三低是建设新厂统一的标准,凡不符合三低的禁止准入。所谓低碳生活就是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气、节纸。全国每人每天节省一张纸,一年就可少砍伐158万棵大树,触目惊心。沁县贫困,历史悠久,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这光荣传统是低碳生活内在要求,是我们沁县人民巨大的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世代相传,把沁县建设成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典范,吸引更多休闲度假客人,共同享受低碳生活的乐趣。
二、依靠长治煤炭优势,发展煤电工业 沁县是农业生产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只有一亿,办不了多少大事,急需加快工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多次外出调研,苦苦探索,寻求符合本地工业发展的路子,曾决定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五十二万吨尿素的大化肥项目。由原县人大主任负责,虽经努力,但由于大化肥投资大,工艺技术复杂,传动设备须从国外引进,环保任务重等原因,至今尚未落实。而火力发电较大化肥投资少、工艺流程短、污染较小,生产技术易于掌握,而它的主要设备是燃煤锅炉、蒸汽透平,发电机组比大化肥简单的多。它的原料主要是水和煤。水是沁县的优势,建设火力发电就是发挥了这个优势。煤,长治是产煤大市,2009年生产煤炭738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8.6亿元,利税180.7亿元。沁源煤矿、襄垣煤矿距沁县只有五六十公里,按现在高速公路的车速一小时就可以往返一次。运距之短、得天独厚,适宜建设大发电厂,望积极筹划,多方协调,尽快立项,早日建设投产,增加财政收入。
在争取火力发电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煤焦生产的管理,按照低排放的原则把焦化气收集起来生产甲醇,降低污染,保护环境,增加财政收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三、建设沿漳城镇带,提高城镇人口居住率 沁县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从南方考察回来的同志都有一个共识都感到我们城市化率太低。沁县18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不到六万人,只占总人口的30%,城镇人口太少了。沁县东西宽19公里,南北长60公里,漳河从北到南贯穿全境,流域两岸,地处沁县中心,它是沁县最平坦,最广阔、最富饶、最优美的黄金地段。太焦铁路、太长高速公路、208国道,三路并行,交通便利,物流畅通。东西丘陵宜农宜林,具备城镇发展的优势条件。建议建设沿漳城镇带,打造漳河金岸。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沿岸建筑、追求各异,既蕴含沁县古老文化,又有改革开放特色,力争做到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建设艺术精品,都有自己特色,使游客自己止步观赏。例如,江苏华西村建造了一个宝塔式宾馆,从外面看小而土,从里面看大而洋,被游客称为不大不小、不土不洋具有特色的宾馆。它建筑艺术高超,吸引着无数游客。又如,武汉因黄鹤楼而闻名天下。近年宁夏吴忠市建造了黄河楼,当地群众纷纷登楼观赏,赞口不绝。我们沁县人应尽最大努力,把沿漳河城镇建设成为晋东南最具潜力、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适宜人居、最能留住创业人才的精品城镇,为沁县人民办一件彪炳史册、千秋功业的大事。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沁县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塑造一批历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水城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这个规划好,完全符合沁县实际,须加大力度推行之。讲到历史文化品牌,沁县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大宝之一的吴阁老、阁老坟、月岭山阁老祠堂。吴阁老是清康熙时保和殿大学士兼型部尚书吴王典 ,吴王典 为官公正廉洁,政绩卓著,为康熙盛世作出巨大贡献,深受康熙帝信赖。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许多轶事至今还在民间广为传颂。吴阁老坟庄严肃穆,坟园有三座碑楼,碑楼内立三通御制石碑,记述其生平事迹。三通碑的高度一丈有余,这样雄伟壮观的坟墓山西少有,中国不多,确实有保护开发价值。月岭山阁老祠堂山势优美,青松翠绿,北高南低像一条巨龙静卧白玉河岸,门前有一对雄伟壮观的石狮,踏着石阶登高而上就是高大精美的牌坊,站在牌坊前放眼望去,白玉河、石佛洞尽收眼底,是沁县稀珍景观。我童年多次前往,印象很深。抗日战争前沁县各高小学生春游都是在月岭山度过。可惜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坏。现在应在故县镇徐村寻找老人回忆,按照原样尽快修复,为打造阁老坟、月岭山水库、月岭山三点一线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出力献策。
红色文化品牌沁县已建成决死队纪念馆,他在八年抗战中独一无二,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小东岭国共两军高级将领商谈共同抗日的会议旧址,是国共合作八年抗战在解放区召开的唯一一次两军高级将领会议,影响深远,独具特色,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应作为重点,尽快搬迁住户,原址原样展出。南底水村是八路军总部抗日初期的住址,朱总司令在此指挥了多次痛击日寇、威震中外的战役战斗,赫赫有名。尽管有了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南底水并不逊色,继续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岁岁清明lyt(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