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脑种葱的启示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早就想到潞城熬脑看看,因为长治市县区人们食用的葱几乎都出自这里。最近市老促会组织各县老促会检查联糸点,到了沁源看到沁源交口在学习熬脑,大面积种葱,这样想去熬脑看看的思想就更为迫切。
前几天,长治开会顺便到潞城看了看,确实深受启发。熬脑是潞城合室乡一个行政村。居潞城北30华里。西面和潞城店上接壤。全村近百户,300多口人。土地3000多亩。相对讲,属高寒地区,海拔1500米,温差和县城比,相差3---4度,比较适宜葱的生长. 村里有一个专搞绿色产业的森龙绿色有限责任公司,据公司刘保伟经理讲:这个村有3000亩土地,就有2000亩种葱,己经延续了十多年,这个村应该说就是靠种葱富裕起来的,他说:这里一亩葱平均产1万到1.2万斤,公司定合同是每市斤0.3元,以每亩1万斤算,1亩就能收3000元,成本一般是500元.这样减去500元,一亩纯收入就是2500元,这样和种玉米相比,亩收入就是玉米的2.5倍还多,全村2000亩葱,就是500多万元,这样光葱一项收入毎户就是2.5万多元,再加粮食和其它收入就更多了,至于销售,我们公司负责,简要的说:我们公司就是负责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前、搞好培训、订好合同;产中负责指导;产后、保证收购、销售. 因为葱本身价格相对稳定,沒有大起大落,这也就是这个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在种葱这个产业上,群众应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己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产业,致冨的产业,因为他们年年种葱,年年发财,真是人叫人干,效益调动千千万。
看了熬脑种葱,深受启发,对产业结构调整加深了认识,具体感受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是前提,调整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调优调高,所谓优,就是产业优化,就是根据地域特点,发挥所长,扬长避短,调出特色,真正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高人一等,熬脑种葱.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村地处高寒,最适宜种葱,农谚讲:档风罗卜,透风葱,它就抓住了这一特点,真正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成了品牌,远近闻名,高山上闯出了致富路,农民高兴了,产业成功了。
二、效益是根本。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多思考,多动脑,多算账,要经过历史的,现实的反复比较,要掌握市埸规律,在农业上,一般来讲波动性大,今年赚钱,不等于明年也赚钱,今年不赚钱,不等于明年不赚钱,有时侯就是这样,市场今年不好,或许就是复苏的予兆,不管怎样不能跟风,不能一轰而起。
三、龙头是关键。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有了一个好的产业龙头,就能带动一项产业健康发展,熬脑森龙公司就是一个好的龙头,它和葱农紧密联系,它和我们沁州黄公司一样,真正是公司加农户。真正是互相依从,互利共嬴。农民信得过,靠得住敢发展,这样产业就不愁发展,不愁壮大。

岁岁清明lyt(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