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庙
虞姬沟畔,颜集乡政府的西边,有一座虞姬庙。虞姬庙原为一宅两院,正门上有块门匾,上书“虞姬庙”。前院穿过大厅,后院中央有一株高大的梧桐树。后楼上,有虞姬全身座像。她一身戎装,红色战袍,外加金黄色披风,身佩宝剑,脚穿战靴。她双手桉住宝辇扶手,目光凝视远方。座像上方,是一个巨大的华盖,重现了虞姬生时的英姿。据<沭阳县志>记载;“虞姬庙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令案明崇祯十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邑人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
项王故里
项王故里,简称项里,又称为梧桐巷,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拔山盖世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它坐落于宿迁市宿城区南郊、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籍者,下项人也,字羽。下相县,为秦汉时建置,后经历朝代更迭,屡易其名,至唐代宗时由宿豫改称宿迁。项王故里原来有坊,有庙,有僧人照管。历史悠悠,历经沧桑,至清初坊毁庙圮,僧人他去,仅剩庭院中斜立着大槐树一棵和因它而得名"梧桐巷"的古桐树数株。古槐树相传为项王幼年所植。据说原来的树干已死,这是从根部重发的,现在重发的树干已很庞大,须三、四个人方可合抱。古槐西北角有一石碑,高6尺,宽2尺,上面镌刻"项王故里"四个大字,此碑为康熙四十年(1763年)知县胡三俊所立。当地群众传说,立碑处即为项羽出生地。项家的门是向西的,因之石碑也面向西。
虞姬公园
虞姬公园位于沭阳城区公园路19号,京沪高速和205国道可达,是沭阳县唯一一座县级历史名园,始建于1929年,因历史名人虞姬故里而得名,属自然风景旅游区。
民国初年,民气略开,民众有建立公众娱乐场所的愿望。1929年,沭阳县长董圣翰主持议建公园。首先是地点的选择:沭阳城内偏北一块地方,北部低洼,生长芦苇、茭白之类;南部偏西处,有程氏、周氏、鲍氏、吕氏几家祠堂。此处土地空旷,又有几家祠堂和两座节孝坊等古式建筑可作点缀,被作为公园首选地址。
解放后,在沭阳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虞姬公园陆续增加建设。栽植树木,整修荷塘,设置花房。特别是1986年,刘学东任中共沭阳县委书记、郑祥彩任县长期间,在开凿沭河航道的同时,调动几个乡的民工,开挖虞姬公园人工湖,并修筑湖堤,使公园面积扩大一倍以上。而且大量增加设施和增植树木、花草,使公园成为具有现代风貌的游乐场所。
虞姬生态园
虞姬生态园位于沭阳县城区东部,北依迎宾大道,南与县行政中心隔路相望。虞姬生态园于2006年5月建成,景区面积312亩,在设计上突出“以绿为骨,以水为媒,以人为本”的理念,景点布置上追求“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设计模拟自然界中的洲、屿、堤、河、山等现象,并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应用,苗木品种繁多,既有沭阳乡土树种,如杏树、椿树、榆树、槐树、茶树等;又有沭阳可以生长的南方树种,如香樟、榉树、深山含笑、山茶等品种;果树遍陈亦是虞姬生态园西区一大特色,在这里游者可以充分地享受到春天繁花似锦,仲秋硕果累累的秀美风光。举目四望,园内的绿化或粗壮挺拔,或枝繁叶茂,或树影婆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尽显千姿百态,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游者目不暇接,从而由衷感叹沭阳“苗都花乡”的美誉真是名副其实。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xcuxushuang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0825734.html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wxcuxushuang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3898701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