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中阳县暖泉镇正卜咀村的优质核桃又丰收了。村民郭守华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全家6口人,种植核桃100多株,去年全家来自于核桃的收入就达10000元!”
正卜咀是县里建立的优质核桃示范园,去年才刚开始挂果,如果进入盛果期,收入要翻好几番。“在县委的扶持和引导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核桃富民战略,使暖泉镇的核桃栽植找到了做大做强的结合点。”暖泉镇党委书记张帆一语道出其中的奥妙。
核桃在中阳栽培历史悠久?熏是中阳县经济林建设中的主要树种。到2004年,中阳县共有优质核桃3万亩,实生核桃4万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管理粗放,核桃品种老化、个小皮厚、夹仁多,产量小,优果率底。如何把中阳核桃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呢?中阳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科学论证,结合“绿色中阳”建设?熏响亮地提出要实施核桃富民战略,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创建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他们制定了建设方案,聘请有关专家为核桃调产项目建设的技术顾问,对良种苗培育、采穗建设和栽植管理等进行了科学规范加快良种化进程。由于各个环节抓得实,提高核桃的品质和效益,今年新嫁接的优质核桃树成活率达到90%以上,水肥条件好的地块达到了100%。
在省农科院的支持下,中阳县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核桃技术村”?熏全县已有近2000多名农民接受了果树嫁接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白草村40多名妇女经过培训成了全县有名的“核桃人才”,常年服务于附近村庄。中阳县还计划每年培训人数要达到20000多人次,通过培训,中阳县争取每户有一名掌握基本栽培、嫁接技术的劳力,争取每村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栽培训练、嫁接技术队伍。宁乡镇冯家岭村的一位农民说,发展优质核桃,两三年就能挂果,大大缩短了核桃的见效期。而且核桃地还能种植一些低杆作物,又增加了收入,核桃真是咱农民的摇钱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