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简介

家乡区县: 洛阳市洛宁县

古建筑
(一)程家大院
位于东宋乡丈庄村,系清朝初年敕封骁骑将军程福亮将军故居。程福亮为宋代名人程颢、程颐的22代孙,字大功,清为武库朗中湛,挂印总兵官,镇守西安、潼关一带,康熙二十年封骁骑将军,顺治八年篆升怀庆府总兵。大院原有房舍154间,分前院、中院、后楼和绣楼等5所宅院。每所宅院分前、中、后三套。宅院全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花脊鸱吻兽,样式独特,豫西罕见。院内建有光禄寺、程祠、春风亭、立雪阁等,所有院门前均有石鼓、石钟、上马石、门墙等精美砖雕。现存绣楼5间3层,高14米、长15米、宽10米,座北面南,一楼砖拱窑,两旁暗室,东西窑内现存木刻壁板。三楼皆为板上铺砖,保存较好。整座程家宅院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堪称古代封建等级建筑的典范,具有极强的文化考古价值,也是一部研究古建筑和封建社会人文历史的活辞典。
(二)张家宅
位于河底乡程村村,系清代建筑,为洛宁首富张道台(原名张风泉)建造,由数座大宅院和几所小院组成,原有住宅922间,现存建筑648间。张家宅分多种建造布局,现主要保存有四宅合一和五宅合一两种类型。每座宅院结构相同,门楼上方镶有木板图样,大门两边有石狮、石鼓,但大部分已残缺不全。每栋宅子内的进门处各开一通门与相邻宅院相连通。整座宅院座北向南,上房高大,房前檐横梁、木窗刻满各种各样花鸟走兽,神态各异,形态逼真。上房内上梁清晰书写着“大清同治二年七月二十日时上梁宅主张凤泉暨侄寅清孙顺成共建”字样。房间内陈设有“丁字床”,房后设有防火道。张家宅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每座宅院结构严密,官家气派十足,体现了张氏家族红极一时的社会地位,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珍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三)乔家宅
位于洛宁县城西上戈镇上戈村。系清代建筑,为乔姓地主所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均出前檐,上房是三孔砖砌窑,两室相同,木刻壁板,图案多姿,各房砖腿上方精刻砖雕梅花鹿动物图案。东西厢房两侧各三间均出前檐,南屋三间,建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四)河底山陕会馆 位于县城东北40公里河底乡河底村。清乾隆二十六年建。河底古名“莎栅镇”,沿名“双龙镇”、“河底镇”。明清朝、民国初年,河底是东至汝州,西至潼关的交通要道,商业往来十分繁忙。陕西客商在此经商发财后,遂在河底南北两河交汇处建起“山陕会馆庙”。大殿无基而建,砖木结构,结构严谨,建筑精美,工艺精良,气势宏伟。大殿、献殿紧密相连,高17米,跨15米,长26米,殿内8根合抱红松大明柱,周围几县稀有。昔年正殿内关公、关平、周仓塑像6米多高,栩栩如生,殿内粉壁彩绘三国的关公业绩。殿内木结构上雕梁画栋,色彩鲜艳,尤其正殿檐下浮雕更是一绝。殿前南、北侧分列火神庙、财神庙,并建有敲鼓楼、击鼓亭,院内苍松翠柏,古色古香,清静幽雅。因年长日久,人为破坏,现仅存正殿3间,进深3间,殿脊动兽残缺不全,室内壁画现存很少。
(五)隍城庙
位于县城西60公里上戈镇隍城村。元代建筑。此庙建造宽阔雄伟,别具一格。为前、中、后3院。后院中间老君殿,东侧阿罗殿,西侧桃花姑姑殿,东西厢房。中院中间玉皇殿,东侧娘娘庙,西侧慈善祠,鼓楼居中。前院有戏楼,东侧为大门。整个建筑为我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整体结构规范,庄重华丽,美观大方,是我县现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
(六)文庙。
位于老城中街路北。宋咸平年间建,明洪武六年、清顺治九年重修。建筑奇巧别致,造型宏伟庄严,原有照壁、泮池等现已被毁。院内乾门,西明伦堂为封建社会,县知事于岁腊时节邀请耆老宴饮场所。正面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为单檐歇山造,现内部设施皆无,仅存殿舍,为学校所用。
(七)城隍庙。
在老城西街路北处。元至正四年建,明洪武三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复修。主要建筑有正殿、后殿、山门,围以回廊,现存37间,后殿面阔5间,单檐硬山,重拱重昂;正殿面阔5间,单檐歇山式;山门面阔3间,中间有两通柱。共它建筑手法与正殿相同,系明清式建筑。
(八)聚奎楼。
位于老城东南角内,原建于老城文庙东侧,后毁。明万历二十四年建于老城东南处,又毁,清顺治十四年张鼎延重建于此。楼基为砖砌台阶可登,整个建筑全高18米,上下三层。下层为正方形,高7米,长宽各5米、10米,周围有飞檐走廊。第二、三层为八面棱柱形结构,每层高约3米,各有四个砖拱小门,整个建筑稳重大方,楼内原有木楼两层,有木梯供上下,已被毁。
(九)香山寺。
位于县城西北罗岭乡罗岭村。又名商山寺,原占地40余亩,建筑风格极其壮观,现有殿房36间,正殿5间,东西有耳房和配殿各2间,有廊房各5间为木板锈空门窗,外有楼栏。寺外有钟楼、鼓楼等。正殿座西北向东南,布局严谨,庄重华丽,美观大方,柱础有莲花瓣,鼓式,富有特色,是研究明清建筑的珍贵资料。院内香山柏树龄约1900余年,树杆顺向扭曲上长,枝叶茂盛,甚为奇特,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浏览胜景。
(十)龙泉观。
县城西60公里故县乡寻峪村。元至正十七年,邓州马祖师德超创建。祖师死后,于观东南建塔葬之。全观分上下两观。上观,正殿已毁,仅存石洞1孔,高4米,宽56米,深约7米,系原供三清洞之处。洞前竖立明正德二年庙碑1块,为原“移真庵”旧址。下观,正殿3间,清康熙五十二年重建,为明、清式小型殿堂建筑,现为乡政府所用。
(十一)清真寺。
全县共有王范、中原、王沟、兴华、丰衣口、长水、上戈、关上8处,俱存。王范清真寺规模最大,内有正殿3间,去纹透雕斗拱,昂头呈龙首形彩绘,檐下额,枋都宽大,系明代创建,近年曾多次维修。卷棚面阔3间。额枋上附加透雕绘花纹。单檐歇山建造,加上讲堂、水房、库房等形成一个建筑群。结构稳妥庄重,为豫西古名寺之一。中原清真寺,清咸丰八年创建,以后曾复修续建。现有大殿3间,南殿3间,北讲堂3间,南讲堂3间,水房3间,后楼1座。修寺碑记3块,嵌于院壁。

真静游(2014-11-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