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港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海康港是个著名的老渔港,港池水深浪静,位于雷州市西南38公里处,隶属北和镇。镇南的康港墟,墟址就是古代雷州府海康县城所在地,海康港因此而得名,成港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海湾港池长1400米,最宽处有1900米,最窄400米,水域面积403平方公里,航道平均水深2至3米,最深处达9米,港内可泊避风渔船100余艘,附近海域盛产白蝶贝,港内有珍珠养殖场。海康港是雷州半岛北部湾西岸的一颗明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走进海康港,就如同阅读一部发黄的线装书,观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海康港历史曾是海康县治所在地。由于地处北部湾出口,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经济非常繁荣。但同时也极易受到当时猖獗的海盗的侵扰,后朝廷被迫将县城迁往现雷州城。从此,海康港便逐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作为唯一的遗址县城入城墙,还有入城大门,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还保留着。可惜到八十年代中期,缺乏保护意识的村民逐渐将城墙拆除,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隋朝(581-618年)时,原海康县的县城就建在这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县城才迁址到现在的雷城,上世纪70年代后遂改称海康港。眼下,离古港口不到一百米的港口南岸,有一堵古墙,就是当年海康县城的古城墙遗址。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掉,墙体全由青石砌成。站在古城墙前面,用手抚摸着这一块块清晰可辨的古石陈瓦,那一块块青石纹理,那一点点凹凸不平,那一片片长满苔藓的历史“印章”,好像看出了民间传说中的海盗“乌石二”,看到了从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海,乘风破浪归来的一艘艘渔船,看到了早出晚归的一代代海康港渔人形象……

会飞的猪(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