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家道文明为首,德兴业旺孝义先行。”这幅镌刻在山西省孝义市胜溪湖公园的对联格外醒目。
在孝义,记者聆听了“铸魂”的一个个“标杆”故事,体验“固本”焕发出的精气神,从人们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了“礼”和“情”。
山西省文明办主任王蕾说,在孝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春雨般点点滴滴地滋润着人心。
凝神,内化于心
“最美嫂子”雷亚男,在三十六载岁月里,对患智障的小叔子精心照顾,不离不弃,如今她在孝义民间已成为“精神标杆”。记者注意到,雷亚男的事迹与古代“郑兴割股奉母”的故事一样,都已家喻户晓,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谈起友善、孝道来,都出口成章。
在柱濮乡贺家庄村,一孔堆满干草的窑洞突然着火,3名年幼的孩子困在窑里哭喊。面对熊熊烈火,农妇马牡丹冲进去,接连救出邻居的两个孩子,最后才救出自己的儿子,年仅36岁的她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这个“当代英雄母亲”与古代“义虎救樵夫”的故事,深深镌刻在人的心里,不断积聚着“德”“善”的力量。
87岁老人高侃,靠捡破烂卖的钱,资助失学的孩子三十载,给四代人送去爱心和温暖。有人问高侃老人这样做到底图什么?“孩子是未来,只有好好读书,才能立身,为国家出力。”老人如是回答。
孝义市委宣传部部长薛向东说:“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光喊口号,要把身边的‘标杆’树起来,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点点滴滴入心,才能构筑起富有孝义特质的精神高地、道德高地、文明高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