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岩位於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明隆庆庚午年(1570年),台州府同知邑人周笃棐挂冠返乡後创建,清末古伟大师重修,1985年心印大师再修。法脉系临济宗,著名祖师有古伟大师、了定大师、习定大师、道明大师等。现存建筑有般若寺(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阁、藏经楼、千佛阁、弥勒殿、大圣殿、香积厨、僧舍等,总面积约四千多平方米。千佛阁系木石结构,重檐叠斗翘角,古朴壮观。殷若寺依岩构建,屋顶是一平坦巨石;观音阁正厅侧有阶梯,依石凿成,通向石台。前任方丈从南海请来的汉白玉佛像为市级保护文物。塔柱一座,寺内藏有三部大藏经,以乾隆版《龙藏》最为珍贵。碑刻27块,分别是赵朴初居士题书的匾额“大北岩”、“藏经楼”、“大雄宝殿”、“玉佛堂”;启功先生题书的匾额“妙相庄严”、对联“满足大愿云度脱众生海,安住真如地普照智慧灯”;弘一大师书写的“佛”“禅”石刻、楹联“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和“南无阿弥陀佛”泥雕;陈景舒先生书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梁鼎光先生书写的“开示众生见正道,犹如静眼观明珠”,陈大羽先生书写的“三摩地”、“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以及“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明阳法师题写的“本来心是佛,究竟我为谁”;陈丁先生书写的“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的人”;邑人周光镐咏大北岩的诗句;清乾隆年间孙铭所书“必观其澜”,佚名氏所书“丹泉流芳”、“塔影梵踪”;友善法师所书“如妙生其心,是念一菩萨;我见如来法,闻悟空自性”;麦华三先生所题“北岩竞秀”,心印大师所题“清凉”、“南方秀色”、“弘法演教”,林湘雄先生书写的明代潮州进士太仆寺少卿邹鎏的诗等等。
潮阳大北岩,在东山北段,登林荫山道,拾级而上,便见景胜端倪。至近,观门匾,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署“大北岩”,内门匾为心印大师的题署“华严法界”,熠熠生辉。门联两副,有邑人林浩如题撰:“境与尘嚣殊游客携筇供清赏;地真静幽绝高僧卓屏俗缘。”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按弘一大师集华严经句题撰:“满足大愿云度脱众生海;安往真如地普照知慧灯。”门前,两尊白象,标示佛门胜地。
进得风景区,清心神爽。一列呈弧形坐东南向西北之庙宇,殿阁依山构筑,庄严壮观,尽呈眼前。居中为般若寺(即大雄宝殿),般若寺依岩构筑,寺顶是一平坦巨石。靠左(南)为弥勒殿、地藏阁、祖师堂;靠右(北)为观音阁,观音阁后厅有石级,依山凿成,阁道右门,有石室、石洞多处,阁后顶层设玉佛殿,殿后设金刚窟,供奉诸佛菩萨及十八罗汉。岩区两侧,往后山登石级,靠北为大圣殿及新修建的藏经楼、千佛阁等。 弧形庙堂殿阁对面,黉阔狭长,古木苍郁,浓荫幽静,处处花圃、假山,繁花似锦,千姿百态。
大北岩另一风景线是名家墨宝及镌刻于石的摩崖,以及历代达官、名人、学士游兴高涨时留下的诗文掌故。说说摩崖吧,清乾隆年间孙铭游北岩留下了“必观其澜”,还有佚名的“丹泉流芳”,陈大羽的题匾“三摩地”,麦华三、秦萼生各自的“北岩景秀”,心印大师的“清凉”、“南天独秀”,韩宏民的“闻思修”等等。
近数年来,由于大北岩多方整修,更加静谧清幽,秀色可餐,更招惹海内外书家艺人游客览胜观光。 如今,大北岩恰逢盛世,再加修葺扩建一新,更令人流连忘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