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之历史进程

家乡区县: 江西省婺源县

婺源,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徽州六县之一,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铜都德兴市,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1934年划归江西省,1947年复归安徽省。1949年5月1日又划隶江西省。现属江西省上饶市。
1984年,设置清华镇建制。1985年4月18日,设立珍珠山、武口、晓林、凤洲乡、
1993年,撤销秋口乡、江湾乡、赋春乡、中云乡,设立秋口镇、江湾镇、赋春镇、中云镇
1994年11月25日,撤销许村乡、镇头乡、大畈乡、思口乡,设立许村镇、镇头镇、大畈镇、思口镇
1997年8月18日,撤销太白乡,设立太白镇)。至此,婺源县辖11个镇、16个乡:紫阳镇、清华镇、大畈镇、江湾镇、思口镇、秋口镇、赋春镇、镇头镇、中云镇、许村镇、太白镇、沱川乡、段莘乡、古坦乡、浙源乡、溪头乡、鄣头乡、甲路乡、晓鳙乡、武口乡、潋溪乡、龙山乡、高砂乡、珍珠山乡、晓林乡、梅林乡、凤洲乡。
1999年5月31日,撤销武口乡,并将梅林乡的上梅洲村委会、潋溪乡的东岭坞村委会划归紫阳镇。
2001年12月3日,撤销潋溪乡,西坑村委会划归紫阳镇;杨溪、善坑村委会划归梅林乡;撤销晓林乡,划归中云镇;撤销晓鳙乡,划归江湾镇。
2003年8月19日,鄣山乡更名为大鄣山乡。
2003年9月28日,撤销高砂乡,成建制划归紫阳镇管辖。
2003年10月21日,撤销梅林乡,成建制划归紫阳镇管辖;撤销大畈镇,成建制划归江湾镇管辖。2003年底,婺源县总人口33.5万人。
2005年3月17日,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婺源县撤并乡镇的批复》:同意撤销婺源县龙山乡,成建制划归中云镇管辖;撤销凤洲乡,成建制划归许村镇管辖。
2006年1月20日,撤销甲路乡,成建制划归赋春镇管辖;撤销古坦乡,成建制划归大鄣山乡管辖
2007年,设立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2008年,设立蚺城街道办事处。

婺源县属丘陵地貌,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峦重叠,溪涧纵横,森林覆盖率82%。

县境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为16.8℃,境内山峦起伏,云雾、雨日较多,高山挡光,林木蔽荫,各地日照时数差异较大,西南乡多于东北乡,平原低丘多于山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婺源有17个乡镇,分别为思口镇,赋春镇,镇头镇,太白镇,中云镇,许村镇,溪头乡,段莘乡,浙源乡,沱川乡,大鄣山乡,珍珠山乡。

在2013年,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婺源全县拥有AAAA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7家,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1月17日婺源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同时,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正式揭牌。
2014年5月14日,婺源篁岭景区经国家旅游局审批,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又被农业部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这座以“晒秋”闻名遐迩的篁岭村位于婺源县江湾镇,建村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年历史。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篁岭景区建成美术摄影及影视创作基地、农家民俗生活体验基地、乡村文化演绎基地及精品度假酒店、特色农家美食天街等,是婺源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典范。还获得许多国家级荣誉!

 

jixian(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