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观后感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因为前面有经典的《北平无战事》比着,就预感到紧跟着的《红高粱》不会好到哪里去。但看到开播前巨大的宣传攻势,听了众大腕大评论家的交口称赞,还有大作家大编剧大导演大明星的噱头——于是便怀着宽容的心态看了几集。但凭良心而论,我真的对该剧大失所望。

今晚又勉强看了两集,实在看不下去就关了电视。现在,我很为这部之前被吹上天的电视剧担忧,担忧它能撑到60集吗?也许在片方雇佣“水军”的赞歌下,该剧的收视率不会降低,但估计只有老头老太家庭主妇们追着看了,显然难以和一致好评的《北》剧无法媲美?!

知道《红》剧是花了血本的,听说投资到了1.5亿,俨然一部大制作。该剧的主创阵容也是足够的强大,赵冬苓、郑晓龙、周迅、朱亚文、于荣光、秦海璐,哪个都是大名鼎鼎。但前期吊足了胃口的结果,自然是缺少惊喜与惊艳。对片方来说,获诺贝尔奖的效应随时间流逝而递减,项目必须尽快上马,因此只有砸钱请大腕,通过注水拉长集数来摊薄成本;对主创团队来说,仓促上马的命题作文,意味着缺乏时间来精雕细琢;而对电视台来说,名编名导名角的加盟至少容易招商卖广告,这部集合北京、东方、浙江、山东四大卫视同时播出的电视剧,之前甚至听说过12家电视台招商时都号称被自家拿下……

《红》剧播出才三分之一,但抱着期待而来的观众很快发现,剧中几乎汇集了爱情纠葛、妯娌宅斗、官匪对峙等年代传奇剧必备的所有戏码,唯独缺了原著和电影版中那浓浓的乡土高粱味儿。有网友评论说,撇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撇开‘红高粱’这三个字,这剧和那些充斥荧屏的年代传奇剧好像没多大差别。而被莫言称为“古灵精怪”的周迅演的九儿,无论气质还是身形都与山东妹子相去甚远。尤其支持巩俐版九儿的观众直言:像周迅这样标准的江南软妹子,就算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够不上巩俐一半的功力!

客观上讲,40岁的周迅饰演19岁的九儿,除了造型上还算成功,精气神实在是差远了。作为名角的周迅,剧中算是展现出九儿倔强、坚韧的性格,遗憾的是没能演绎出北方女子的爽朗与豪气。一身红袄麻花辫、神态谈吐却跟穿香奈儿没什么区别,周迅出场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哪里像山东高粱地里长出来的女子,更像是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即使不与巩俐塑造的电影版九儿相比,周迅版的九儿显得太婉约、太灵气甚至太妩媚,这让人联想起 《橘子红了》中的秀禾。

乡土高粱味儿的缺失,或许还只是电视剧和演员风格的争议,令人看不懂的是角色情绪的不连贯,更让吐槽者无语的是剧中一些雷人的情节:看到相依为命的母亲悬梁自尽,九儿第一反应不是救母亲,而是冲出去打架报仇;而母亲去世没几天她就欢天喜地扎起红头绳,还跟青梅竹马的男友拜天地私奔;男主角余占鳌闯山寨时刀子都不敢拿,一集不到就紧接着偶然杀死三个人,并且杀人后异常冷静,毫无忐忑不安……这在以往国产电视剧中类似的狗血情节并不少见,但却出现在自喻大制作讲究经典的《红》剧中,观众能不失望吗?!

为丰富电视剧内容,《红》剧增加了一条硝烟弥漫的剿匪线索,余占鳌与县长朱豪三的对决,展现了影片主人公以民族大义为重、放下私仇共同御敌的主题,但剧中添加内容最多的则是围绕九儿展开的感情戏。从播出的几集来看,《红》剧九儿的故事甚至趋于琼瑶化,九儿的多角恋、过于现代的台词以及偏重乡村爱情的故事,让观众不时游离出《红高粱》原有的情境之中;而九儿与大嫂淑贤的对手戏,则向“宫斗戏”方向演变。

从容量上来看,电影与电视剧、小说差别巨大,从艺术特色上看,影视剧与文学作品各有所长,难以对比。但仅从演员表演上看,周迅塑造的九儿、朱亚文塑造的余占鳌,其感染力与爆发力明显逊色于巩俐和姜文。从戏剧性和艺术性来看,电视版的《红》剧与电影版的《红》剧更是相差甚远。

也许因为“出身名门”,《红》剧在开播前让媒体及观众的期待值很高,第一晚播出的收视率也显示出强劲的势头。然而,刚开播的收视率很可能是因为观众的“好奇心”使然,除了相关演员、片方和电视台发的公关稿在颂扬,网络、微博上网友的评论就犀利多了。“看了前三集,总感觉是用茅台酒的瓶子装了掺水的普通白酒,虽然剧名叫《红高粱》,却没有原著的味道。”有网友认为,本剧没有太浓的北方味道,在台词、配音上倒是很有上海味。也有网友表示:“我只当这是一部农村抗日土匪剧,起了一个《红高粱》的名字。”

对于60集的这种长篇电视剧,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节奏拖沓,一条主线讲到底,又或者节奏紧凑,不断发展分支。《红》剧可谓复活了三个人物:原著一笔带过的新任县长朱豪三,原本没有的单家大嫂秦海璐,九儿的初恋情人张俊杰,而且这三个人成为剧中的绝对主演,承载了故事的主线,反而淡化了原著中余占鳌占绝对主角的分量。周迅演的九儿不仅要与青梅竹马的张俊杰、血性汉子余占鳌上演三角恋,还要在新增添的剿匪、抗日故事线中演绎一个女人的智谋与大义,可谓一部女人的成长史。有网友吐槽“从纯情少女到强势女人,感觉又一个甄嬛要出现了”。的确,周迅演绎出来的人物更像年代偶像剧,尽管外形似少女,眼神却充满沧桑,加上那沙哑的声线,毫无青涩之感。小说原著里的九儿是乍一看不美、越看越有味、单纯冲动的没文化女子,当年的巩俐就演的非常到位,演得姿态娇俏,惹人怜爱。而周迅显然太媚,甚至有《画皮》中的妖味儿,这与观众期望的那个“九儿”显然相去甚远——最大的主角选角失败,也让人觉得周迅三千万的片酬严重注水。

而由于荣光饰演的县长,举着枪走马上任高密县县长,一登场就搅入断案、剿匪的场景,怎么看都和《让子弹飞》的场景相似,也被调侃为“难道是在向《让子弹飞》致敬?”乡村初恋、剿匪、宅斗、抗日,再加上多条纠结的情感线,《红高粱》为了迎合电视观众观众的口味,已经把所有能加进去的桥段塞得满满的。不过这样的剧情,显然并不能满足观众的口味,不仅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而且故事俗套,桥段也显得陈旧。唯一的出彩的是男主角朱亚文的演出,他演出了土匪的霸气和野蛮,也显现了十足的野性,是该剧中难得的一个亮点。

《红高粱》是莫言的成名作,发表于1986年;张艺谋据此导演的电影,获得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6年过去了,电影《红高梁》中姜文光着膀子、颠着九儿走过十八里坡的那一幕,现在忆起来仍让人心头荡漾。而播映一周的电视剧版《红高粱》,显然还没让人看到其闪光之处。也难怪,《红》剧为了赚钱,三个月完成剧本、拉了几个明星就快速捣鼓出来的速成作品,你能指望它成为精品吗?

其实,能引发全民讨论热潮的大剧,从来不出自这些事先有着高期望值的剧目,以前的《士兵突击》、《潜伏》、《甄嬛传》是这样,刚刚播完的《北平无战事》也是这样。这些剧本往往经过多年打磨,播出期间升温很慢,但会突然在一夜之间爆发。《红高粱》的粗制滥造,再次显出我们编导的浮躁和能力的不足。我们应该学学《北平无战事》,老老实实从做剧本打基础开始,少在名望上做文章,多在艺术创作上下功夫,唯有此才能出好剧出精品。

yjiejie(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