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燃面即燃面。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小吃选用当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它之所以叫宜宾燃面,有人说是因为面条在未拌之时最上层放着一撮鲜红的辣椒,就像火在燃烧,也有人说是因为它里面的辣椒多,让人吃了口里像生火,腹中似燃火。其实很简单,你只要随意挑起一根面条,用火点燃,这面就会如火绳一般烈烈地燃烧起来
宜宾燃面的特点: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
宜宾燃面营养丰富;面条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面条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芽菜所含的营养也较丰富,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9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35.7克,热量174千卡,钙660毫克,磷146毫克,铁27.7毫克。辣椒中含丰富的维他命E、C,此外还含有只有辣椒才有的辣椒素,而在红色、黄色的辣椒、甜椒中,还有一种辣椒红素(capsanthin),这两种成分都只存在于辣椒中,辣椒素存在于辣椒果肉里,而辣椒红素则存在于辣椒皮,它的作用类似胡萝卜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宜宾燃面还获得过多项荣誉:1961年,朱德委员长到宜宾视察工作,品尝了正宗宜宾燃面后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几十年来未吃到过这种面了,希望继承下来”;1990年10月,宜宾燃面参加四川省举办的“名特小吃”评选活动,一举夺魁,摘取“四川省名小吃”金奖;1997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的认定活动,宜宾燃面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2010年7月,宜宾燃面制作工艺正式成为宜宾市翠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6月,又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燃面在黔西北也被称为脆哨面,因为其最重要的佐料就是脆哨,燃面的脆哨比较讲究,采用五花肉把肥瘦分开,取用瘦肉居多,切成小粒状,在用文火慢慢煸出油后,放入红糖一起炒,这时候的脆哨看起来色泽红润油亮,很有卖相,让人眼馋。燃面的脆哨比较小粒,伴随在面中,随面入口,咬下去有面有肉,脆生生的感觉,那叫一个爽。脆哨不腻,却香脆可口回甜,越嚼越有味,这可能是最深受男女共识的肉类食品了,所以在每家燃面馆,都会看到不少的食客会告诉老板多加一份脆哨,那脆哨吃起来有味,抓一把在手里能当零食吃,跟怪味胡豆似的,特别的能哄嘴巴,在黔西北吃燃面的时候,我曾有过买一袋脆哨回去消遣的想法,但一问店家,得知价格昂贵地吓人,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想想本来也是,要花多少猪肉才熬得出一锅脆哨来,况且还是制作工艺相当讲究的脆哨,价格不菲是有它的道理的。
吃燃面也少不了燃面伴侣,一碗特制的汤。这碗汤去除了干面干脆哨的燥嘴,滋润了口舌肠胃。这碗汤由猪油,紫菜和豆芽组成,撒上细盐和胡椒等调料,清淡鲜美,吃面前喝上几口,清理食道,打开食欲,吃完面后,再喝上几口,鲜汤化食。不少当地人有在汤里加点醋的习惯,我觉得也很好,醋更开胃,更消食了,喝下去让人解除劳累的疲倦,精神饱满地去回味这碗好面。一碗面,一碗汤,即能让你领略黔西北特有的油重无水、一点即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