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中学

家乡区县: 清远市清城区

     清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于1997年12月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市一级学校。2007年12月,学校成功创建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10月,以优秀等级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2009年5月进行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2010年10月,获评“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随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科研的进一步开展,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教育教学规律,学校于2001年9月加入到“中学JIP”的实验行列,运用群体性行动实验研究的方法,努力探索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法和途径,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课题组成员刻苦钻研,全体实验教师积极参与,课题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并推动了我校的持续发展。现将课题研究报告综述如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转变,这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以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我国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初中作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责任重大。《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正是“提高初中生整体学习质量行动研究”——“中学JIP”在整体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根本目的,也符合我校深入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教学各项改革为突破口,把我校的各方面工作推上新台阶的总体规划宗旨。中学JIP实验,其全称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从1990年开始调查、研究和酝酿,已完成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实验任务,第三轮实验也已近尾声。这个实验,是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签订的实验项目(初中三年)、“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 的分课题(JIP,即为“联合革新计划”),也是教育部“八·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的重点科研课题,又是全国70多个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科研课题之一。中学JIP实验是针对我国当前教育现状,为了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提出的科研课题。实践证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前两轮实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在探索培养创造型人才教学模式、在进一步建构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第一学年(2001年8月——2002年7月),搞好中小学教育衔接,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二学年(2002年7月——2003年7月),全方位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深入分层指导研究,有效控制大教学班整体学习质量的分化,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学年(2003年7月——2004年7月),强化学生的自强奋斗意识和分层指导、及时反馈策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整体效果,实现学生学科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3、跟踪阶段:2004年9月——2005年7月。跟踪调查本届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变化情况,反馈信息。针对三年实验工作做认真总结、全面评估,概括提炼实验的成果和经验,组织交流等活动,完成终结报告。在各实验阶段开始前,都根据国家行动计划、学校实验方案所确定的本阶段实验工作任务,以课题实验方案的形式制定本阶段的实验工作计划。这样,我校的实验完整、连贯,具有系统性、阶段性,而且目标、任务、步骤、时间安排明确,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

陈小宇(2014-11-2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