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州区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持开发、宣传和服务并重,不断加大投入,组织实施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工程、滨河新区暨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积极开发建设马可•波罗街、明清仿古街、大佛寺旅游商品街、金脉步行街等旅游特色街区,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扶持发展城郊农家乐,启动建设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观光区,配合做好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较大地改善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依托水资源,巧做水文章,举全区之力强势推进以滨河新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的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全面完成滨河新区城市防洪、路网框架、绿化灌溉、水源涵养、水面景观工程等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国家湿地公园退耕还湿地、植被恢复、水系疏浚和服务设施配套等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四期绿化工程、公园大门、广场及景观大道等建设项目,为加快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在全区初步形成了南有城市沙漠公园、北有湿地公园、中有以大佛寺为龙头的历史文化观光游览区的格局。
今后,甘州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区域发展定位,着眼于建设全市中心旅游区和河西走廊“生态旅游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和旅游产业大区”的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提升质量,深入挖掘“金张掖”文化底蕴,做响“拜第一卧佛、游张掖湿地、观七彩丹霞、看甘州乐舞”旅游品牌,努力打造金张掖旅游目的地和夏季休闲度假胜地、宜居宜游地和张掖游客集散中心,真正让外来游客吃在甘州、住在甘州、购在甘州、娱在甘州、游遍张掖,切实提高甘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做好编制“一个规划”,打造“四大景区”,强化“四项举措”,力促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编制“一个规划”:编制完成《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进一步完善各景区开发建设专项规划,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指导全区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打造“四大景区”:一是着眼于打响亚洲“第一卧佛”品牌,积极争取大佛寺景区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大佛周边动迁安置任务,整合城区历史遗迹和城市景观,全力打造以大佛寺为龙头的历史文化观光游览区;二是着眼于打响“湿地之城、戈壁水乡、避暑胜地”品牌,抓好滨河新区旅游景观工程和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以湿地公园为特色的湿地休闲观光游览区;三是着眼于打响“七彩丹霞”品牌,依托平山湖特有的蒙古族风情,宣传推介平山湖丹霞地貌,积极争取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国际狩猎场项目,全力打造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相融合的休闲观光度假区;四是围绕绿洲经济和绿洲生态两大主题,进一步加快绿洲农业试验示范观光区和石岗墩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步伐,高标准规划建设神沙窝城市沙漠公园,全力打造高原反季节鲜食水果观光、采摘、体验、休闲旅游区。
强化“四项举措”: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围绕打造“四大高品位景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二是强化宣传促销。借助电视和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力量,集中展示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加强与周边省市旅游合作,建设旅游网络,提升旅游促销水平。三是挖掘特色产品。积极引进先进演艺理念,打响“甘州乐舞”品牌。围绕佛教文化游、历史文化游、绿色体验游、民俗乡村游,深入挖掘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四是规范服务管理。组织实施旅游景区创A升级、饭店评星创建工程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