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罗饼是广东省化州市的一种食品,在中秋节时候吃,相当于月饼,以前化州没有常见的广东月饼,是吃拖罗饼过节;现在,拖罗饼在中秋节时,也比月饼受欢迎,月饼用于送礼,而自家食用还是会选择拖罗饼。 该饼皮薄,皮层类似光酥饼,传统的馅为揶丝花生仁白糖馅,现在也有咸的,一般是叉烧瓜子仁类。拖罗饼直径约为1分米,厚1.5厘米,基本是在化州市内才有得卖。 据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高州府志》载:化州拖罗饼源于唐代贞观年间。相传石龙城(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罗兴,20多岁就以做饼为业,每天挑着自制的酥饼到城区沿街叫卖。为了引来顾客,他边叫卖边敲小锣,叫卖声和锣声拖得很长很长。由于他做的饼风味独特,实在好吃,加上锣声招徕,因此大人小孩追逐而上,围观购买。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种饼叫做拖锣(罗)饼。拖罗饼之所以独具风味,其馅料以海南出产的风味椰子丝为主,配以美味的叉烧、伍仁、白芝麻之类。更主要的是因为罗兴的制作技艺精湛,致使这种饼皮薄、馅足、质脆、味香、形美。实在令人爱不释口。罗兴后来将饼艺传给了他的亲戚、陈氏人家,从此世代相传。据说这种饼后来有人传卖到海南岛,其时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谪海南,有机会吃到这种饼,他赞不绝口,作诗称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明代岭南才子陈鉴,亦有诗赞拖罗饼曰:“情深饼相望,锣响人团圆……”。化州的老百姓说:“中秋不吃拖罗饼,尝尽百味也枉然。”[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